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对充电宝摸底监测,共采样32批次产品、224件样品,结果竟“全军覆没”,其容量虚标、电压不稳、外壳阻燃性差等问题,给消费者和公共场所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这一爆炸性新闻引得网友纷纷热议。网友【泰安】说:“如今电脑、手机哪能离开充电宝啊,但是这样的质量和安全隐患怎能让消费者放心。”那么,是不是充电宝体积和安数越大就越好呢?购买充电宝时需注意些什么呢?
9月25日,记者来到焦作火车站旁的一家大型数码广场,在某数码店内看到,货架上摆着3个牌子的充电宝,上面多标有英文。据销售人员介绍,充电宝容量为6000毫安至12000毫安,价格100元至200元不等。记者询问充电宝该如何挑选时,销售人员说,充电宝分好品牌和次品牌,顾客根据充几次电而选购。8000毫安的充电宝,至少能充2-3次电。而在另一家数码商店,记者也看到,充电宝同样以品牌划分,最大容量甚至达到15000毫安。店内负责人告诉记者,其实多数充电宝都是容量虚标,15000毫安的充电宝仅为8000毫安。
随后,记者又来到解放路上一家数码广场,这里出售的充电宝大小、价格不一,最便宜的30元。记者拿这款便宜的充电宝查看,发现既没有包装盒,也没有生产厂家,裸机的质量着实令人担忧。
一位从事电器销售多年的李先生建议:选购充电宝时,不要片面追求大容量、大电流、低价格,应根据自己需要充电的设备综合考虑。同时,尽量从正规渠道购买品质管控体系较好的知名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