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我们东关村没有发生一起赴县以上上访事件,没有发生一起大的治安事件和安全事故,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群众工作站的建立。”近日,笔者在武陟县大虹桥乡东关村采访时,村民们反映说。截至目前,该村群众工作站共收集上报各类矛盾纠纷和不安定因素信息33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51个。
东关村的变化,是武陟县多措并举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加强农村和谐稳定工作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县已建设村级群众工作站331个,走访群众2万多户,累计接访群众1.7万人次,直接排查化解各类问题2480多个。
建立乡村群众服务机构
今年年初以来,该县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新方法、新机制,积极探索建立村级群众工作站,并以之为平台依托,千方百计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妥善化解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该县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最基层建阵地、组队伍、抓宣讲,不断探索通过群众组织助推问题解决的新机制、新方法。
将化解信访问题的重心放在基层。自4月份起,该县在乡级群众信访工作站成立的基础上,以村(街)为单位创建村级群众信访工作室,在配备上做到“三有”,即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落实“一站一室”工作制度,将为人民服务、开展群众工作和信访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老百姓门前,最大限度地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
建立群众信访“五大员”队伍
该县在各行政村聘请热心群众工作、热心公益事业、愿意为群众服务、群众威望高、工作能力强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人员,组建了一支强大的队伍,赋予他们群众工作联络员、信访工作信息员、政策法律宣讲员、群众矛盾调解员、群众诉求代理员等职能,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由于他们来自于群众,与群众经常保持着“零距离”“零接触”,且都有较高的威望和亲和力,多数人能接受调处意见。据不完全统计,该县每年由“五大员”化解的各类矛盾纠纷达2000余起。
建立主动服务基层工作机制
该县开展了“情暖农家”“联系村街”“心系企业”等活动,坚持干部沉下心、走下去、办好事,通过干部与信访群众沟通交流、双向互助,初步实现了“干部作风有转变、信访问题得化解”的双赢互惠目标。一方面,各级机关干部与困难信访群众点对点联系、“一对一”“多帮一”帮扶,让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通过“结穷亲”的方式,体验困难信访群众的生活艰辛,解决干部脱离群众、作风漂浮等问题,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另一方面,针对所联系信访群众的年龄、能力、阅历、生活环境及收入等实际情况,帮助他们筛选创业项目,按照“一人一策”“一户一档”的要求,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扶贫救济方案和创业就业计划,帮助和引导信访群众由上访路走上创业路,从根本上推动案结事了、停访息诉。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法律进乡村”暨“一村一警大走访”活动,着力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文明素质和安全感,并对走访中发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时梳理、交办、化解,从源头上杜绝信访问题的发生。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共出动干警601人次,开展法律咨询80场次,发现各类问题355个,帮助群众解决问题219个。
冯振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