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站区全年财政收入不到4亿元,可用于教育的费用占到了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三分之一财政用于教育也是该区“底线财政”之一。对于该区来讲,每年财政收入的68%要用于民生,每年财政新增部分的75%要用于民生。
“卧牛之地,日进斗金”,是元代大儒许衡对家乡中站的称赞。今天,人们更愿意用惠民之区来阐释它的精髓与人文内涵。记者近日走进中站,对“实力中站、绿色中站、活力中站、幸福中站”为内涵的强力打造惠民之区的行动一探究竟。
实力中站,寻觅共富路径
走进坐落在该区的焦作西部工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生态休闲产业区、现代商贸物流区,这里的“强、精、靓、大”熠熠生辉。
强,做强工业集聚区。目前,依托风神轮胎公司,该区正在推进投资51亿元的年产100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胎及1200万条高性能乘用子午胎、投资20.5亿元的年产100万套斜交工程胎、投资16.5亿元的风神轮胎老厂区搬迁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了投资20亿元的福建奋安年产18万吨新型汽车用高端铝材项目,培育壮大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依托佰利联公司,加快推进投资22亿元的年产20万吨氯化法钛白粉、投资10亿元的年产30万吨富钛料等项目建设,培育壮大现代化工产业集群;依托多氟多公司,加快推进投资10亿元的含氟精细化学品、投资2.8亿元的年产6000万平方米锂电隔膜、投资2.1亿元的年产1000万盏LED灯等项目建设;依托鑫诚耐火公司,加快推进投资8亿元的年产15万吨特种耐火材料项目,积极运作山东信发集团投资60亿元的年产120万吨碳素制品项目,培育壮大新型高档耐火材料产业集群;依托江苏三木公司,加快推进总投资30亿元的三木表层处理材料工业园项目,开工建设投资1.6亿元的凯迪曼年产1万吨树脂涂料项目,打造中原涂料基地。
精,做精特色商业区。该区目前重点围绕构筑特色商业区基础框架,开工建设集商务会展、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星级酒店;引入融资担保、信托理财、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集中入驻,打造金融商业一条街;统筹规划怡光市场及周边区域,启动建设集商业办公、餐饮美食、酒店公寓、文化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项目,打造核心商务区。
靓,做靓生态休闲产业区。目前,该区重点实施了投资2.1亿元的红砂岭生态园(二期)、投资2亿元的葫芦寺水上乐园、投资200万元的麦秸河至高窑河旅游通道等项目,开始运作投资1.5亿元的高窑河民俗度假村项目。
大,做大现代商贸物流区。投资1.98亿元的武钢物流(二期)项目正在推进,开工建设了投资2亿元的聚成物流项目,积极运作了投资3.2亿元的丰达物流项目,物流园区竞相发展。同时,开工建设了投资16亿元的中原海西商品博览城等项目,运作谋划了总投资35亿元的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等项目,现代商贸经济带初显端倪。
一个城市走向共同富裕之路,仅靠重大项目与科技创新还远远不够。该区以发展工业与现代农业和转移富余劳动力为路径,开展对口帮扶、村企共建,3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绿色中站,升华共治理念
东风劲吹,马蹄声疾。以“山、园、林、水”为特色的生态体系正在形成,绿色中站正走进人们的视野。
“山”即继续深入开展北山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施总投资3000万元的焦晋高速公路两侧浅山区地质环境治理和衡苑矿山公园(二期)项目。“园”即开工建设投资1.5亿元的金港湾乐园,规划建设龙翔省级森林公园和两个城市游园,启动建设龙翔体育公园。“林”即科学编制城市绿化规划,大力开展见缝植绿、拆墙透绿、立体挂绿等活动,高标准实施经三路、经四路、新园路、怡光路等道路绿化工程,全力打造南部南水北调生态廊道和北部山区绿色屏障。“水”即全力抓好大沙河湿地公园建设,加快推进投资2亿元的佰利源水库及配套工程建设,积极运作白马门河治理和涟琛河城区段景观化改造项目,打造焦作西部“亲水之城”。
目前,该区正加强绿化建设,依托森林公园、生态植物园、许衡文化公园、龙翔森林公园、衡苑矿山公园和城市游园“六园”建设,广泛开展生态乡村、园林单位、园林小区创建活动,在居民楼院开展见缝插绿活动,改造提升主干道、高速路、河渠两侧绿化水平,营造全民造林、兴林、护林氛围,建设焦作市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加强水系建设。大力实施佰利源水库、白马门河、涟琛河、大沙河、新河、南水北调干渠等“一库一渠四河”水系建设,逐步构建完善的水系生态保护体系。
与此同时,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上,中站区从来没有含糊过。该区环保局负责人介绍,5年来,中站区共否决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建项目102宗,每年环保否决率均在10%以上;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497宗次。
活力中站,彰显共乐魅力
在改革开放的作用下,中站悄然蝶变,一个活力十足的崭新中站呼之欲出。
改革高地。目前,该区进一步整合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纳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统筹考虑财税、土地等因素,修订完善了加快经济转型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同时,制定《关于促进实体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集中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用地难、用电难、用钱难等问题;同时深入开展审批制度改革,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破解企业“融资难”“注册难”等问题。
创新福地。投入1400万元,强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充实科技创新基金,实行贷款贴息、创新券等激励措施,重点扶持企业引进新技术,发展新成果,开发新产品。目前,该区有争创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创新平台2家,实施科技攻关20项,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50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
资本富地。重点协助鑫诚公司完成上市申报,爱尔福克等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年内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新培育上市(挂牌)后备企业3家。
创业宝地。巩固提升“投资到中站、事事都好办”的环境品牌。开工建设投资1.5亿元的集聚区综合服务中心,为企业发展提供高效低成本服务。继续实行小微企业“亿元”融资计划,研究设立科技投融资专项基金和“种子基金”,与深创投合作创立河南红土创新创业投资公司,运作成立富多多和亿利小额贷款公司,努力破解制约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尽快建设投资15亿元的佰利联热力中心项目,为企业提供热源、电源保障。筹建全区职工培训中心,全年力争新增就业5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850人,培训各类人员1700人,为企业提供人力和技术工人。
幸福中站,确保共享均衡
该区的佰利联社区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拆迁后的安置小区,小洋楼鳞次栉比,一流的设施与闲适的生活体现这里的富足与安逸。该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说,城中村搬迁后,社区户籍居民不但完整地享有养老、医疗等福利保障,每年还有不菲的分红。
而与佰利联社区不远的和美社区,这里保留了该区山脚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
政府花钱、百姓受益,这是该区“民生财政”的精髓。近5年,该区完成民生工程项目108个,同时该区坚持区级新增财力的70%用于民生,民生支出已经占财政支出的68%;紧紧围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卫生、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着力保障“底线民生”,不断改善“基本民生”。
均衡教育。依托许衡中学、龙翔学校等品牌教育资源,投资1600万元,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学质量,争创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
健康保障。建成区人民医院病房楼并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区卫生计生综合服务楼、农村120急救指挥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运作区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不断提升居民健康保障水平。
住房安居。加快建设投资12亿元的和祥小区和投资4亿元的和美小区(三期)工程,全面完成老君庙、新庄村搬迁。重点推进雪莲路棚户区改造、光华路安置小区、南朱村安置小区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建成保障房3700余套40余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