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查漏补缺确保圆满完成环保目标
修武县:“四字诀”筑牢禁烧“防火墙”
关于拟推荐2014年度 省级文明单位的公示
乔庙乡:“五个一”编织禁烧“安全网”
开展“六打六治”专项行动
关于我市水污染防治情况的调研报告
以“五步审理法”保证案件审理质量
为区域经济发展添动力
加快集中供热管网建设 确保六万户居民温暖过冬
拟推荐2014年度省级文明单位名单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0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修武县:“四字诀”筑牢禁烧“防火墙”

作者:本报记者 杨仕智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不烧一把火,不冒一缕烟,这是今年三秋修武县确定的秸秆禁烧目标。

  10月9日,记者在该县采访后惊奇地发现,这个不易实现的目标真的实现了。

  “实现这个目标靠得就是真抓实干。”修武县副县长陶江山深有感触地说,具体地说,就是突出一个“广”字,主抓一个“严”字,着眼一个“堵”字,立足一个“重”字。

  “四字诀”构筑起了严密的禁烧“防火墙”。

  “广”宣传。该县把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作为秋季禁烧宣传工作的重点,在县报纸、电视台开辟专栏,大力宣传秸秆禁烧的意义、工作措施及处罚办法等,使禁烧工作深入人心,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禁烧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同时,各乡村通过进学校、下企业、入农户发放禁烧宣传彩页,出动禁烧宣传车巡回宣传,在主要街道、村外主要路旁和田间地头悬挂禁烧横幅、张贴禁烧标语、插挂禁烧彩旗、防火人员佩戴禁烧袖标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禁烧宣传,营造全方位、立体式、全覆盖、无空隙的禁烧氛围。截至目前,该县共出动禁烧宣传车20余辆,悬挂禁烧横幅3000余条,插挂禁烧彩旗6000余面,张贴标语20000余条,印发禁烧宣传彩页40000余份。

  “严”防守。该县成立1个综合督查组、7个包乡镇督查组和71个包村督查组,实行县领导分包乡镇、县直单位包乡包村、乡村干部包地块、包路段和“五级”责任追究制;对每一个包乡县领导印发了包括分包乡镇基本情况、督查内容和督查职责等内容的禁烧明白书,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包乡包村单位都抽调1名科级干部和4名精兵强将,进驻乡村,帮助所包乡村抓好三秋和禁烧工作;乡村干部全员出动,包地块、包路段,实行昼夜不间断督查,严防死守;由县委办、政府办和县农业局成立的综合督查组全天24小时在全县各乡村巡回督查暗访,形成了自上而下、无死角的督查格局,确保实现禁烧目标。

  “堵”隐患。玉米苞叶是最大的禁烧隐患。该县把大力推行剥皮型玉米收获机,作为今年三秋农机作业的主力机型。全县216台剥皮型玉米收获机大显神威,收获玉米10万多亩,占全县玉米播种面积的近一半;杜绝玉米苞叶在田间地头和村内街道的堆积,消除玉米苞叶焚烧、污染环境的隐患。为把秸秆变废为宝,该县购置青贮铡草机械138台,建成总容积15万立方米的青贮池65个,青贮玉米秸秆6万亩。此举既为修武伊赛肉牛场等饲养企业提供了饲料,又增加了农民收入,缓解了禁烧压力。该县仅秸秆青贮一项就为农民增收900多万元。各乡村都及时组织人员、车辆对村内、村外四边散乱的秸秆和玉米苞叶进行了全面清理,做到收一块、清理一块,及时消除禁烧隐患。王屯乡党委书记孟国亮对记者说:“全乡2万亩玉米地,光穗出地的占40%,青贮的占四分之一,剩下一点玉米苞叶全被本乡的菜农用作绑大葱、白菜了。在俺乡,玉米秸秆和苞叶全都派上了用场。”

  “重”处罚。该县专门出台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奖罚办法,建立了举报奖励制度,并通过媒体公布了秸秆禁烧举报电话,鼓励群众举报监督焚烧秸秆事件。对发生火情的乡镇,除按照市里的办法执行外,还要加罚乡镇5万元,党政一把手每人500元,包村单位一把手500元;对发生全县第一起秸秆焚烧现象的,在每堆罚所在乡镇5万元的基础上,再加罚5万元;罚所在乡镇党政一把手和包村单位一把手500元的基础上,再各加罚500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