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武陟县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大厅揭牌运行
武陟县党务政务公开工作形式新
嘉应观景区十一游客接待量再创新高
张菜园美丽乡村建设效果好
图片新闻
修武县十一黄金周接待游客63.72万人次
河南修武:美丽乡村与秀丽景区相得益彰
焦作云台山景区靠文化引领走融合发展之路
修武县72户住房困难家庭喜获经适房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0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文化报》报道
焦作云台山景区靠文化引领走融合发展之路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据《中国文化报》9月25日报道:经过连续10天的阴雨天气,转晴后的焦作云台山云蒸雾腾,草木青翠可人。穿梭其中,红石峡的丹崖碧水、茱萸峰顶美丽的云海、小寨沟精彩的水上太极表演等都给人无限的感慨。

  如今,提起河南旅游,焦作云台山绝对是一张叫得响亮的“金牌名片”。总面积240平方公里,含百家岩、茱萸峰、红石峡、潭瀑峡等十一大景点的云台山,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去年,焦作云台山接待游客人数达到521万人次,游客遍布全国各地,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等境外游客也纷至沓来。云台山,现已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普通景区,成为世界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宣传科科长王艳兵告诉记者。

  作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景区内有丰富的地质遗存,这些宝贵的地质遗存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大自然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还形成了独特的山水自然景观。云台山犹如一本天然的地质教科书、一座自然的地质博物馆,很多在书本上很难理解的知识,在这里都可以直观地感受。

  这里不仅自然景观独秀一枝,其历史文化内涵也很丰厚,景区内的百家岩是云台山历史文化蕴藏最为深厚的精品景点。近年来,云台山始终秉承“文化是旅游灵魂”的发展理念,坚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传承弘扬景区优秀文化,先后打造出“竹林七贤”“云台山水”等多个文化旅游品牌,并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

  云台山成功举办4届竹林七贤文化研讨会,并邀请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拍摄《竹林七贤》专题纪录片,央视电影频道《中国通史》栏目拍摄《魏晋风度》,深度挖掘其魏晋文化;成功举办3届云台山九九国际登山挑战赛;先后开展了中国旅游景区创新发展云台山峰会、豫韩文化交流年云台山启动仪式、“山水音画·四季交响”中国云台山国际摄影大展、摄影与旅游·云台山国际高端论坛等一大批文化旅游节会活动。

  此外,云台山还有源于焦作的太极拳文化,以万善寺、玄帝宫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四大怀药、连翘茶为代表的怀药药膳饮食文化……这些丰富多元的民族文化,在2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融合发展、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的文化硕果。

  文化的创新发展让企业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在景区转型提升的道路上,云台山以项目建设为支撑,加速了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2013年10月,与北京贯辰通用航空公司签订了投资10亿元的云台山直升机空中观光旅游等项目。

  据王艳兵介绍,云台山将利用这些项目,建成产业集聚平台,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并将加速云台山从观光游“门票经济”向休闲度假游产业经济的转型提升,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文化旅游综合体。

  (辛文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