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伟人说过:“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对于孙小明来说,一次无偿献血不难,难的是坚持无偿献血16年。
国庆节刚过,在人民路与塔南路交叉口东北角的爱心献血屋,孙小明又一次进行了无偿献血前的体检。“一切指标初检合格。”护士说。体检后,孙小明娴熟地配合护士挽起袖管,开始采血。
今年40岁的孙小明,在武陟县电业局工作。“1998年,市中心血站到我们单位宣传无偿献血,我就跟很多同事一起报名参加了无偿献血。当时我才20多岁,对无偿献血不是很了解,但是年轻,身体棒,也没过多考虑,只想着无偿献血光荣,能帮助需要之人,就加入了无偿献血的队伍。”孙小明回忆起第一次无偿献血的情景,“当时的规定是一次只能捐献200cc全血。”
“那次无偿献血结束后,我感觉头脑清醒,精神焕发,切身体会到了献血可以促进血液新陈代谢的好处。”孙小明记忆犹新。
后来,每隔半年,孙小明总会抽空到爱心献血屋进行无偿献血,有时在武陟县,有时在焦作市。
“市中心血站服务真是挺好的,有时候忙起来我都不记得献血的时间,他们总会及时提醒我。”孙小明说。
就这样,孙小明无偿献血一直坚持到现在,距离第一次无偿献血已经16年了。“每次过来献血,体检都合格。能够让我无偿献血,起码证明我的血液指标合格。”孙小明对此很高兴。他表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会将无偿献血坚持到底。
“这真的是微不足道,我们还有很多同事也都坚持得很好。”面对采访,孙小明十分腼腆。
本报记者 杨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