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海 之 恋
秋 思 绵 绵
一片纸的力量
天下名胜 “醉”美净影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0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 思 绵 绵
——怀念父亲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卫海珍

  秋天又到了,望着窗外淅沥沥的绵绵秋雨和正在绽放的菊花,父亲生前的音容笑貌和他那老当益壮、沉稳雄健的身影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

  2011年10月9日8时41分,无情的病魔夺去了我敬爱的父亲——卫小雪的生命。父亲真的离我而去了!

  尽管之前,几家医院的主治医生均告知我们姐弟五人,看似很健康的父亲的心血管病比较严重。但是对父亲“这一刻”的到来,我还是没有心理准备。在父亲临终的那一刻,我跪在父亲的病床边,两只手用劲攥着父亲,大声对父亲喊:“爸,您不是很勇敢、很坚强吗?您一定要坚持住啊”!我一遍又一遍地呼唤,想借此唤醒看似沉睡的父亲,让父亲与那个可恶的病魔进行抗争。父亲还是走了!走的是那样“匆忙”,虽然他的遗容很安详、很平静!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生死离别!什么叫悲伤!什么叫心痛!

  1000多个日日夜夜已经过去,往常听老人们说:人会有来生,我从不信,但现在,我是多么期盼人会有来生啊!我期盼来生仍能够与父亲重聚,父亲还是我的父亲,我仍做他的女儿。

  父亲于1931年出生在修武县官司村,他幼年失怙,8岁随奶奶两度逃荒到山西。在那苦难的岁月里,父亲尝尽了人间的悲凉和辛酸,但也锻炼了他坚毅、刚强、自立、勇于面对困难的意志。这为他在日后烽火硝烟的战场上不畏强敌,屡立战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父亲投身革命,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父亲就在鲜红的八一军旗指引下,随中国人民解放军14纵队转战南北,先后参加了解放豫北的战斗和北京西郊的剿匪斗争。1950年,父亲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504团(隶属东北军区)首批赴朝鲜作战。1952年6月23日在著名的水丰发电站保卫战中,父亲所在部队以36门高炮抗击了275架敌机的狂轰滥炸,击落击伤敌机18架。此次战斗中,父亲相邻炮位的装填手不幸牺牲。为了狠狠打击敌人,父亲一边发出:“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坚决战斗到底”的吼声,一边自觉肩负起两门火炮炮弹的填装任务。美军飞机一拨又一拨地在上空轰鸣嘶吼,疯狂地向水丰发电站地区倾泻了140多吨炸弹,但在父亲及其战友们高射炮猛烈火力打击下,始终无法直接瞄准发电站投弹,发电站设备只有部分受损,一条长988米的高大水坝,安然横截在鸭绿江上。

  由于填炮频率过于密集,父亲右手食指指肚被灼热的炮筒灼黑(留下了永久的疤痕),但父亲不顾伤痛,一直坚持到历时51分钟的战斗结束,才发现自己的额头发际处被子弹击穿帽檐后,留下了一条约半寸长的擦伤。经过战火洗礼的父亲,也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副班长、班长、副排长、排长,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期间,父亲多次荣立战功。实现了他赴朝前发出的“参军不立功,就是糟蹋人民的小米”“不立功,誓不为人”的诺言。望着母亲为父亲精心保管的那一枚枚略带锈迹的军功章和那一本本红色封面里面却已泛黄了的功劳簿及立功证书,我感慨万千,那是父亲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是父亲的荣光,也是我们的骄傲!

  父亲不仅在战场上多次荣立战功,在文化学习中也同样不畏险阻,力克难关。父亲没上过学,就是在那战火停息的间隙,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刻苦钻研高炮技术,发明了“自动装填机和闭锁机快速分解法”,创造了2.5秒装填10发炮弹的奇迹,受到了部队首长的嘉奖。同时,被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杂志》聘为通讯员,并颁发了证书。

  1958年,父亲从部队(隶属南京军区空军4515支队)转业到地方,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数十年来,父亲始终保持着革命军人的本色,对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是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父亲在一家部属军工企业,先后从事过保卫科、后勤科、汽车队、“五七”工厂等领导工作,都干得有声有色,业绩显著。1972年年初,父亲所在企业的汽车队,由于管理不善,严重地拖了企业生产的后腿。此时,厂领导特意找到父亲说:“组织上经过慎重考虑,想派你到车队当队长,领导汽车队工作。”当时的父亲对汽车驾驶和汽车管理一窍不通,而汽车队对一个当时还处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军工企业来说,它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组织的信任,从不服输的父亲毅然决然,迎难上任。为了更好地领导车队,尽快将车队的工作搞好,已过不惑之年的父亲努力钻研学习汽车驾驶和维修技术,很快就由外行转为了内行,为搞好车队的管理和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短短几个月,车队的面貌就发生了很大变化,跨入了全厂先进行列,受到了厂领导和职工的一致称赞。

  父亲生性耿直,善良守信,严于律己,始终保持了一名老党员、老革命的高风亮节。记得我上初中一年级时(1977年)的一天中午,父亲单位的一名老工人到家里来,想让父亲帮忙用单位的汽车顺便给远在成都的老家捎带些物品(那时的交通极不便利)。父亲爽快地答应了。来人临走时从手提袋里拿出几瓶酒及点心、罐头等东西,父亲见状,当即呵斥他:“你把东西拿走”。来人说是一点心意,执意要留下。父亲说:“心意我领了,但东西不能要,我的权力是党给的。你今天拿走了,这个忙我帮。如果你放在这儿,我把东西给你扔出去。忙,我也不帮了。”来人见父亲是真心实意拒绝,只好将东西拿走。这样的事情常在家中发生。当时,我就被父亲的言行所感动。父亲的一言一行,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即便父亲离休后,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左邻右舍,只要请求帮忙的,父亲都会竭尽全力,不辞辛劳给予帮助。

  世界上的父爱多种多样,但父亲对我们的爱是全方位的,尽心尽责的。父亲性格开朗、爱好广泛、情趣多样,他对我们的教育大多来自于他的言传身教。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未喊过苦,叫过累,他似乎永远都是一个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的人。

  秋雨绵绵,思绪万千,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三年来,我们对父亲的那分思念之情没有丝毫减弱,反而与日俱增,愈发地强烈。父亲生前给予我们那点点滴滴浓厚的爱,我们已无法报答,又怎能忘记!

  忘不了啊,忘不了!

  忘不了父亲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每每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忘不了儿时聆听父亲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白毛女》《刘胡兰》和《志愿军一车高粱米换了一车美国兵》的故事;忘不了在儿时居住的那个大杂院里,父亲每逢大雪过后带头铲雪、大雨过后带头疏通下水道铲除淤泥的背影;忘不了父亲敦促母亲尽快为我们交学杂费的情景;忘不了父亲出差上海为我们姊妹三人捎回的花的确良衣衫;忘不了当年高考时父亲从北京给我带回的复习资料;忘不了每逢节假日,父亲亲手为全家人烹制的那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更忘不了父亲健在时家中充满的欢声笑语!

  忘不了,忘不了……

  已下了十多天的绵绵秋雨终于停歇了下来,可是,我对父亲的思念却时时刻刻不能忘怀,父亲在我的心中永远高大、伟岸。

  我永远怀念您——父亲!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