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高新忠 通讯员崔红星)十一黄金周假日期间,云台山景区共接待游客37.25万人次,其中自驾游客达28.31万人次。在前往景区的旅游道路上,各种车辆川流不息,拥有7000个车位的百家岩停车场天天爆满,自驾车辆累计达49030辆。旅游市场呈现出火爆态势,然而旅游秩序井然有序,云台山景区未出现一起重大旅游投诉。
面对这样大规模、集中的人流、车流,如何应考,着实考量着云台山人的智慧。云台山景区数字化信息中心的9名员工,目不转睛地盯着由21块显示屏组成的DLP大屏,实时监控分布在主要景点、重点路段和节点处300个高清摄像头传送的影像,科学分析和预测,合理调度,最后由1000多名一线员工付诸实施。除了节前市、县未雨绸缪,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节中,该县各部门携手配合,共同参与,武警官兵和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外,云台山的这一套智慧管理系统为应考十一黄金周旅游立下了汗马功劳。
数字化管理,为云台山景区装上“大脑”和“神经系统”,变成智慧景区。自2006年至今,云台山景区先后被住建部、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首批数字化景区试点单位、智慧旅游示范景区,被焦作市列入“十大建设”信息化建设专项行动计划,建成了以基础网络和数据中心为核心,集规划、办公、应急指挥、信息采集、网络通信、旅游服务、电子商务于一体的景区管理系统。今年年初,云台山景区编制的《旅游景区数字化应用规范》正式由“景规”上升为“国标”,这是我国第一个由单一景区编制的旅游景区数字化应用国家标准。这一规范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
游客在云台山景区里,享受着“智慧游”带来的方便和乐趣:无线WiFi全覆盖,游客可以用手机订机票、订酒店,找景点、找美食,还能刷微博、上微信和晒美景、晒心情,这些都在触触点点中完成。
云台山景区的管理和服务规范有序,在全国首家制定旅游行业服务标准——《云台山风景名胜区服务标准化体系》,被国家旅游局向全国推广。云台山景区编制的《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规范》和《景区内部旅游客运交通管理规范》两项标准,也成了河南省地方标准。
一个又一个高标准的管理规定在云台山景区诞生,其中有什么奥秘?云台山人硬是靠着发扬“敢为人先、崇尚优质、追求卓越”的精神,大胆创新,从众多一流景区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标杆。
作为标准的制定者,云台山景区还一如既往地积极践行标准。从管理层到每一个一线员工,都是云台山的环保卫士、游客服务员。在景区,游客随时可以看到有员工弯下腰,随手捡起地上的纸片、烟头、塑料袋,时刻保持景区的清洁。
@“Wa牛在期待什么”在微博中发帖:“……云台山景区管理井然有序,厕所和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而且整洁干净。景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非常热情,赞!”
在游客面前,高标准规范化管理化作了精细的人性化服务,“努力不让一位游客受委屈”。服务从细节入手,云台山景区提供有开水、多语种导游图、旅游咨询等免费服务项目和邮政纪念及电信服务。为方便游客,云台山景区配备有医疗救护车、婴儿车、残疾人专用轮椅。云台山景区上下形成了爱岗敬业、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良好风尚,仅去年一线工作人员捡到手机、相机、皮包、现金等拾金不昧、及时交还失主之类的好人好事就有1000多件,帮助游客抱小孩、搀老人、修车、提供医疗救助、打捞落水物品等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在景区的各个岗位都能见到。“山美、水美、人更美”已成为游客对云台山的最深印象,游客投诉率连续五年低于0.022%。
“细节决定成败”,正是这些细节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云台山景区发展的奇迹。那么,这“能打硬仗、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云台山队伍又是如何练就呢?在一套科学考核管理办法的指挥下,所有员工怀揣着梦想,在这个庸者下、能者上的大舞台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凝心聚力、创业干事的氛围中,人人“论英雄、比赶超”,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成就了云台山景区的卓越管理。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