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工会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黑”与“白”的协奏曲
开展消除事故隐患金点子评选活动
档案工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
进一步提升工会工作水平 增强工会组织吸引力凝聚力
七百米井下的坚守
关爱困难女职工
举办“中国梦·劳动美”职工摄影展
举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
图片新闻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0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与“白”的协奏曲
——记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劳动模范、焦煤公司九里山矿采煤队生产班长孙文刚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张进文

  见到孙文刚时,他刚从几百米深的矿井下上来。在记者的印象中,煤矿工人应该是黑乎乎的“煤黑子”,但孙文刚却是细腻的皮肤,白皙的脸庞。记者惊讶地问道:“看你这皮肤比坐办公室的人还要白,这是什么原因?”孙文刚有点羞怯地说:“我在煤矿干了24年了,长年在井下,很少见阳光,捂白了。”

  的确,煤是黑的。但为了把煤采出来给人们带来光明,煤矿工人长年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在几百米深的矿井下辛勤劳作,把最美好的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煤矿事业。他们皮肤白,是因为很少见阳光,这种“白”蕴含着付出、艰辛、奉献、牺牲。“黑”与“白”,在几百米的矿井下,鲜为人知的互相交融着,为煤炭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提供着巨大能量。

  孙文刚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焦煤公司九里山矿采煤队生产班长。参加工作24年来,他靠着辛勤的付出和认真的工作态度,完成了从农民工到班组长的华丽转身,先后荣获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劳动模范、焦煤公司青年岗位能手、九里山矿劳动模范等称号。

  当记者问起他在煤矿工作了24年、又获得这么多荣誉、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时,他重复最多的就是“责任”两个字。他说:“我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要说感受,最大的感受就是责任。”去年4月份,15012工作面安全口突然来压,棚梁柱被压的变了形,安全口随时都有坍塌的危险。工友们吓得不敢上前,工作顿时陷入僵局。情况危急。孙文刚立即安排停止生产,让职工全部撤出工作面。而他自己一个人赶到来压地点仔细观察情况后,立即组织两名有经验的老工人对安全口的危棚进行打柱维护。由于工作面安全口被压得非常低,他只能跪在地上捣梁窝、创柱窑、背坑木。他顾不上顶板碎石打在身上的疼痛和汗水浸在眼睛里的辛辣,一口气干了3个多小时,才将危棚维护得严严实实,避免了工作面安全口坍塌事故的发生。

  大槽是工作面的“大动脉”,处理槽底断链是个又脏又累且技术性强的工作。一次四点班,头茬炮刚响过,正在出煤时,槽底链断了。得知情况后,孙文刚立即放下手中的铁锨赶到出事地点。正在心急火燎、一筹莫展的维护工见到他立即如释重负。问明情况后,孙文刚立即和维护工吊起了槽,趴跪在煤水中处理起来,一会儿功夫问题就解决了。

  采访结束时,记者摸了摸孙文刚的手,发现他的手上有一层厚厚的茧子,手指关节也有点微微的变形。就是这双辛勤劳作的手,在几百米深处的矿井中,默默无闻地弹奏着“黑”与“白”的协奏曲,为人们的生活奉献着光和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