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爱红 通讯员范富伟、程鑫)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获悉,群英河水源工程、瓮涧河水源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近日召开,评审专家原则通过了两个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这两个水源工程前期工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群英河、瓮涧河水源工程是我市城市水系规划确定的“六纵四横”中“六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防洪规划确定的洪水滞蓄节点工程。
自北向南穿越我市城区的瓮涧河,全长23.2公里,流域面积46.1平方公里,由于缺少水源工程,河道长年处于断流干涸状态,砂石裸露、杂草丛生、垃圾遍布,加之污水排放,严重影响市容景观和城市环境。发源于我市北部山区的群英河,也由北向南穿越我市城区,全长27.2公里,新河口以上流域面积为43.3平方公里。多年来,群英河河道缺乏统筹治理,上游段无防洪控制性工程,遇大雨或山洪,河道两岸低洼地带极易成灾。
据了解,瓮涧河、群英河水源工程的修建,不仅可以向我市提供生态用水,配合修建滞洪湿地、截洪沟,河道清淤扩挖,整修加固堤防,还可以使瓮涧河、群英河防洪标准大大提高。
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专家意见,瓮涧河水源工程、群英河水源工程都属于小型水源工程。瓮涧河水源工程规划总库容139万立方米,群英河水源工程规划总库容150万立方米,设计洪水标准均采用50年一遇。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