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付凯明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这样的不眠之夜,对于在敬老院工作10余年的她来说,不知经历了多少次。
自己的家离敬老院只有短短500米,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年来,中秋节和春节,她居然一次都没有在家里度过。
敬老院里的几十位老人都亲切地称呼她“闺女”。她,就是苏家作乡苏家作村敬老院院长李富新。
凌晨,身患残疾的“五保”老人毋尚安大便失禁。听到老人的呼喊声,住在隔壁的李富新翻身下床,烧了热水,一点点为老人擦洗身子,换上干净的衣裤,随后又将老人弄脏的床单全部换成新的,直到老人安然入睡,她才放心地离开。
早晨,老人们陆续起床,李富新把碗筷摆好,一碗一碗地给老人们把热乎乎的汤盛好。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李富新就把饭端到老人床前,一勺勺地喂。
2003年,李富新应聘到苏家作村敬老院当院长。从那时起,她就搬进了敬老院,用心经营着这个几十人的大家庭。
近日,记者走进苏家作村敬老院大门,惊奇地发现,一所村级敬老院被李富新打理得干净整齐,窗明几净,令人犹如置身于一座和谐的四合院。老人们围坐在活动室里听着戏曲,下着象棋,喝着茶水,聊着天,一起幸福地安享着晚年。
92岁的程保荣老人到敬老院已经7年了,无儿无女的她把李富新视同亲生女儿。得知记者来采访,这位耄耋老人激动地拉着记者的手,打开了话匣子:“这几年,俺全靠富新闺女照顾,要不是她,哪有俺的今天啊?每天大清早,她就起来给俺梳头、叠被子,给俺说话解闷,给俺做好吃的,真是比亲闺女还要亲!”
程保荣老人的肺腑之言,引得其他老人纷纷抢话:“俺都不叫她院长,都称呼她闺女。”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这个敬老院,加上厨师、会计,连同李富新在内,总共才5名工作人员。李富新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室内清洁卫生,给老人创造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她每天都用抹布、拖布把墙面、窗台、地面擦洗一遍,并定时开窗换新鲜空气,保持寝室内无异味。
院里有两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李富新就亲自给他们端吃端喝,给他们擦洗身子、修剪指甲,如此善举常常感动得两位老人热泪盈眶,他们逢人便说:“亲闺女对俺也不过如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