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之乐,乐在其中。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我市,越来越多的市民热衷于健身,他们享受着健身带来的健康和欢乐,健身活动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清晨,凉风阵阵,市人民广场却是暖意融融、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悠扬的乐曲、轻盈的舞步,柔中带刚的太极拳,来往翻飞的羽毛球,走在广场上,感觉处处洋溢着活力。
“我每天早上都要到这里转转,跟着老师打太极拳。”今年75岁的董峻峰老人对记者说,退休后,他开始练习太极拳,不但改掉了睡懒觉的毛病,而且饭量大增,精神头也足了,多年腿疼的毛病也基本上不再犯了。闲谈中,他告诉记者:“我每天早上都走路来这里打拳。年纪越来越大,身子骨儿结实了,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孩子们也才不会受拖累。”一人健康全家乐,一人得病全家愁。身体棒了,不仅使小家庭生活更加美满幸福,而且使人思想活跃,心胸开阔。
王叶是陈式太极拳人民广场阳光辅导站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她告诉记者,现在每天有上百人来该站点打拳,大多都是附近小区的居民。该站点除了传授太极拳外,还有专门教健身气功等功法的,市民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及喜好进行选择,达到健身的目的。在一旁打拳的一位姓丁的老人,他膝盖以前做过半月板手术,没打拳时路都走不稳,需要人搀扶。“打拳3个月后,能走能跑,腿也不疼了。”老人说。
不少市民健身方式多种多样。在龙源湖公园的健身步道里,每天的任何时段都有许多市民前来走路或跑步健身。“每天不来龙源湖公园走上两圈,浑身都不得劲。”一位姓王的中年妇女对记者说,半年前她因肥胖导致“三高”, 听别人说走路可以减肥,便每天一大早在龙源湖公园健身步道上走上两圈,两个月下来就瘦了一圈儿。“上个月才去医院做的检查,各项指标一切正常。”王女士开心地说。
记者在市体育局了解到,近年来,全市体育部门不遗余力地打造“十分钟健身圈”,建设遍布城乡的群众体育健身场所和社区健身辅导站。这些公共健身场所,改善了群众体育健身条件,让广大群众在健身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
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在人民公园、月季公园、龙源湖公园等地,还是在东方红广场、人民广场,甚至是在街心游园、社区健身场……即使是街头随意的一片空地,人们都能别出心裁地将它利用起来,跳健身操、打羽毛球、打太极拳。许多市民都认为,健身不是一日,也不是一时,而是一世。因为,强健的体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是通往幸福的桥梁。
下图为在市人民广场的陈式太极拳辅导站点,附近社区居民正在打太极拳。 本报记者 孙 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