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金秋登五台山
两头都爱看的 商业启蒙书
追忆张贤亮: 感谢他对时代 真实而细微的记录
焦作——可爱的家乡
美术馆
视觉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0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秋登五台山

作者:□李卫国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又是一年长假日,全民长假,全民旅游,人们苦盼一年,就这么一个七天长假,况且是在秋高气爽的金秋十月,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走出去看看呢!金秋,我决定去登五台山。

  登五台山不是因为五台山的自然景观。在我看来,山西缺乏青山绿水,有的是黄土和贫瘠的荒山秃岭。山西人穷,所以很多人都外出经商,山西人精明,所以开了大大小小的钱庄,山西人很守财,所以有了钱就盖大院,山西人很节俭,所以连醋都是陈的……但是,山西有五台山,且位居峨眉、九华、普陀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之所以在佛教界名声显赫,原因有三:其一,五台山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佛教寺院之一。自东汉永平(公元58年~75年)年间起,历代修造的寺庙鳞次栉比,佛塔摩天,殿宇巍峨,金碧辉煌,是中国历代建筑荟萃之地。雕塑、石刻、壁画、书法遍及各寺,均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二,五台山寺院之多,僧侣之众,香火之旺,信徒之广堪称各大名山之最。五台山鼎盛之际在于盛唐,从汉代到唐代,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在此期间,全山寺院多达三百余所,有僧侣三千余人。那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还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这是五台山在中国佛教界取得统治地位的发端。其三,五台山道场之盛,人气之旺,佛缘之深,善缘之广无山可及。据《清凉山志》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牟尼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此足迹,还发现了佛陀舍利,在此建寺必万众敬仰。值得一提的是,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在唐代,佛教备受推崇,文殊菩萨尤其为佛教徒所尊崇。当时国家规定,全国所有寺院的斋堂,都必须供奉文殊菩萨圣像。由于朝野都尊奉文殊菩萨,视五台山为佛教圣地,所以五台山空前隆盛,名僧辈出。

  10月3号下午,初到五台山,我们感到的是阵阵凉意,好似深秋初冬之感。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为“清凉山”。虽然处于与北京大致相同的纬度,但气候特征与中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差不多。全年平均气温是零下4摄氏度,7至8月份最热,也分别只有9.5摄氏度和8.5摄氏度,而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在零下18.8摄氏度。一进入五台山,四周的景观和沿途的景色截然不同,一改灰蒙蒙、光秃秃的样子,云也白了,天也蓝了,余晖照耀下的山谷,一片片白桦林和杨树林摇动着金黄色的树叶,把五台山映衬得金色盎然,一派秋日胜景。

  山谷间流动的小溪和小溪边的湿地似乎让我明白了五台山为什么会成为佛教圣地。圣地和盛景交织在一起,才能谱写出自然和人文共荣共生的意境。走在通往台怀镇的路上,我们不时可以看到星罗棋布的寺院,有的就在路边,有的掩隐在半山腰。到了台怀镇就到了五台山寺庙的中心,只见寺庙云集,香火缭绕,香客如织;一切建筑,一切自然,一切游人都笼罩在浓厚的佛教气氛中。寺庙以塔院寺的白塔为中心,依山而建,鳞次栉比,红砖黄瓦,有高高在山顶的菩萨顶,有四周环围的显通寺、殊像寺、碧山寺、黛螺顶、观音洞。我被这宏伟而庞大的佛教寺庙群所震撼。

  天色已晚,我们决定先歇息下来,明天再去朝拜。从理想的神坛走进现实的生活,我才感到节日出行的不易,很普通的小招待所简陋的只剩下床了,但动辄要价三四百元,且还是一床难求。我们在寒风中转了一个小时才在一个农家宾馆冷飕飕地挨过了一夜。夜晚的台怀镇灯火灿烂、热闹非凡,好在这里的商铺大多都在出售佛教用品,这和佛教名山的圣地多少有些和谐,让人少许得到一点安慰。

  第二天清晨,我们在凛冽的寒风中迎着日出朝拜了菩萨顶,然后依次是塔院寺、显通寺、殊像寺,在各个寺庙里,很多虔诚的信徒见香就烧,见佛就拜,还有不少磕长头的。我望着这芸芸众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而来,又为什么而去。我在反思宗教的含义。我认为,无论是佛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都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精神枷锁和精神信仰,人需要一个伟大的神为迷茫的个体找到一个安放精神的乐园。

  其实,宗教就是人类自我的精神救赎。人们深信菩萨普度众生,把自己的伤痛和希望告知菩萨,自己相信菩萨便会显灵,救自己于水火之中。拜了菩萨心里就解脱了、释然了,从科学的角度讲,叫作心理疾病的治疗。再加上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想,每天从早到晚一个劲地重复着站立、匍匐的动作,这叫身体锻炼。心里释然、身体锻炼可不就大病化小,小病化了了嘛!于是,人更相信菩萨了。其实,救你的不是菩萨,就是你自己。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国际歌》里唱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下的中国人缺乏宗教信仰。西方的宗教有严格的仪式感,礼拜、念经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宗教教义和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基督教的原罪论让人从生忏悔到死,基督教徒用一生的时间忏悔自己的过失。中国的儒教和道教没有严格的仪式要求,散见于人的思想,相信人类自我的道德约束。你信也罢,不信也罢,没人指责你。相当一部分人将拜佛当成一件不太严肃的事来完成,拜的时候很虔诚,拜过以后佛就跟他们没有啥关系了,正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好一个自圆其说。

  中国的俗文化改造了外来佛教,中国人拜佛有着强烈的功利目的,不是忏悔自己,而是按照规矩给佛“行贿”。捐款、上高香、贡点心、上水果……他们心想,礼都送了,佛还能不保佑我!一个无所畏惧的民族,常敢做出人定胜天的事情。敬畏神灵才知敬畏自然,敬畏自然才懂得如何敬畏自己。金秋的五台山啊!请用信仰的力量,深度洗涤人们的灵魂吧……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