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张 燕
在中站区地税局,有一位人人称赞的好干部,他参加工作以来,在基层一干就是30年。30年来,他恪尽职守、任劳任怨,把青春献给了钟爱的税务事业,他就是中站区地税局许衡中心所所长姬海生。
1984年春天,年轻的姬海生站在中站区税务局门前,看着熠熠生辉的税徽默默地对自己说:“这就是我选择的事业,我要用百倍的信心、勇气和努力去干好它。”那一年,他19岁,成了中站区税务局一名税收专管员。1994年,税务机构改革。已近而立之年的姬海生服从组织安排,投身到了新兴的地税事业。在新成立的中站区地税局,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1996年,中站区地税局党组经过慎重考虑,安排姬海生负责屠宰税的征收工作。考虑到征收屠宰税要经常到山区,局里为他配备了摩托车,他每天要为税收征管奔波五六十公里山路。由于山路崎岖,尤其是晚上山路不好走,一个月下来,他骑摩托车摔了4次,身上多处擦伤。
1999年,由于工作需要,姬海生被调到中站区地税局稽查局工作。在稽查局工作期间,他在办案中坚持以国家税收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经他检查的大小案件无一发生诉讼和复议。一次,从外部案源信息中接到关于某企业偷税的线索后,该局安排姬海生带队进驻企业开展专案检查,经过大量的内查外调,终于掌握这家企业利用第二套账隐匿收入数百万元、偷税数十万元等偷税证据,涉嫌构成偷税罪。此案成功查处后,该局总结经验,进一步作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针对该行业的专项检查部署,姬海生和同志们一道,连续作战,不断扩大战果,从根本上扭转了该行业的偷税行为。
十年风雨路,硕果挂金秋。姬海生多年在基层一线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肯定。2008年,经过组织考察和民主评议,姬海生被提拔为副科级干部,历任中站区地税局管理三所所长、李封中心税务所所长、朱村中心税务所所长、许衡中心税务所所长。
他依法办事,以文明公正的执法形象,取得了纳税人的信任;他积极与纳税人沟通,详细解释相关税收政策和情况,换来了纳税人的满意;他始终恪守职业道德,遵守职业纪律,坚持与纳税人保持正常、正当的关系,坚决拒绝纳税人的请吃和礼金,巩固了思想防线。
2007年,时任中站区地税局管理三所所长的姬海生在对某企业进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有漏缴税款的事实。为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该企业负责人和财务人员赶到姬海生办公室,塞给他一个装有2000元的信封,要求放企业一马。他不为所动,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批评,并要求他们立即拿走。最后,这家企业心服口服地依法补缴了税款11.6万元。在对辖区一房地产企业进行检查期间,该企业老总为顺利过关,特意来到姬海生办公室拜访,走时悄悄留下1000元礼金,姬海生发现后立即和税务所的另外一名同事驱车赶到该企业退回了礼金。通过检查,该企业补缴税款近30万元。
30年匆匆而过。姬海生以他30年的风雨历程践行着一个税务人的承诺——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也许30年里有太多的责任、太多的义务、太多的奋斗,以至于在生命最旺盛的时刻无暇品味生活的滋味。但他可以骄傲地说:“我30年的生命和精力,都献给了我最钟爱的税务事业。回首往事,我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