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大,我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
我觉得妹妹性格从小就太软弱太依赖,而弟弟小了我六岁,所以他们都需要我照顾。
老妈经常会回忆起我已经忘掉的童年经历,就是我带着弟弟妹妹拎着小板凳去看露天电影。当他们准备去接我们回家时,看到夜色中我身边坐着妹妹,手里抱着弟弟,怕他冷还把衣服盖在他身上。他们远远地站着,老妈对老爸说:“瞧你家大女儿,跟个大人一样,多照顾小的呀!”
我们的父母是工人,住的是厂里分的排房。同龄的孩子很多,每个家庭至少有两个孩子。几乎每家的孩子之间都会有战争,天天都能听到别人家孩子的打斗声,家长的呵斥声。我们家却从来没有。我们三个从来没有打过架,也从来没有抢过什么东西。因为从小我就知道,我是姐姐,我不仅要让着弟弟妹妹,我还要保护他们。
我参加工作的时候,妹妹还在上初中。我能挣钱了,妹妹想买什么东西就不用再跟爸妈说了。每次给她买东西,她就说,“姐,我先欠着你,等我以后有钱了再还你。”一直到高中再到大学,力所能及的,我都不会让她为难让她失望,以至于后来她说:“姐,我记不过来欠你多少了。”
弟弟因为上边有两个姐姐陪着,所以小的时候一直是跟着我们玩,像个小尾巴似的,走哪儿跟哪儿。二叔家有个堂弟,也跟我非常要好,听奶奶说他们俩还曾经为争夺我发生过争吵,都说我是自己的姐姐。最后是弟弟的一句“我们三个是一家的”让堂弟闭口无言,很是落寞。
后来我结婚了,弟弟妹妹还在读大学,偶尔我会给他们寄些生活费,因为知道他们生活的地方都是大城市,消费高,家里给的生活费并不宽裕,怕他们受委屈伤自尊。那些钱都是背着老公偷偷攒的,他是个自私的人,认为我没必要负这种责任。可是,他不懂,我是姐姐,为弟弟妹妹做些什么才能让我安心。离婚的时候弟弟说:“姐,咱们要孩子,将来我结婚不生孩子,外甥我当儿子养着。”可是最终孩子也没能跟着我,受不了这种失去孩子的痛苦,我选择了逃离,去了妹妹所在的城市——北京。
那时妹妹已经毕业留校工作了,她还是那样的多愁善感、悲观敏感,经常会往家里打电话说不想待在北京了,想家。父母很是担心。当我要去北京的时候,老爸老妈说:“老大要去了,老二就不用担心了。”
在北京的六年,是妹妹最有安全感的六年。陪在她身边,有什么问题随时就帮她解决了。我大大咧咧永远无惧的性格也影响了她,让她再没有过担心和忧虑。因为对她来说再难的事,只要告诉我,就都不是事了。每次上街她都要挎着我的胳膊或是牵着我的手,每次听她叫“姐”,我都会觉得,她是我永远长不大的妹妹。
六年里,我们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妹妹结婚生子,弟弟经历一次婚变后再婚生子。因为家庭人口的骤增以及弟弟婚姻的变故,父母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父亲又因为年轻时干工作身体严重透支而终于倒下。老妈哭着给我打电话:“快回来吧,我真受不了了。”匆忙赶到家,老爸已经在医院住了一周而病情毫无起色,弟弟晚上陪护,在走廊的手术车上已经睡了一星期没上过班了。妹妹还在北京焦急地等着我的消息。
跟医院医生商量好治疗方案,让弟弟先回去上班,给妹妹打电话说,不用着急,一切安排就绪。老妈说:“你回来我就有主心骨了。”三个月后,老爸病情稳定,只需慢慢静养了。终于能听见老妈在厨房做饭时哼唱戏曲了。腾出空来,调和了剑拔弩张的婆媳关系,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妹妹说:“姐,你是咱家的和平大使,有你在,多和谐啊!”
家庭趋于平静,我的个人问题就突显出来。老妈说:“你啥时候才能成个家啊,什么时候咱们才能照一张全家福呢?”我总说:“急不得,缘分没到”。妹妹打电话来说:“姐,把你的QQ签名改了吧‘我渴望这样一个人,在他面前,我可以肆意地笑,也可以号啕地哭,可以高兴时一脸烂漫,生气时无理耍泼,可以和他蛮横地争吵,然后等着他来哄……’我看一次哭一次。”我说,我就是在网上看到然后觉得挺有意思,就粘贴下来的,你怎么比我还伤感。
终于在离婚10年后感情有了归宿。结婚时,妹妹高兴地问我:“姐,快说,你要什么礼物?”老公说:“什么也别让她买,五一期间火车人满为患,还要带个孩子,从北京回来就已经够麻烦她的了。”我说:“你不懂,她等这一天比我辛苦,就让她买吧。”弟弟则一再跟老公说:“我姐脾气不好,你多担待。她要敢跟你耍横,我一定向着你不向她。”我说:“有自己的家,我也永远是你们的姐姐,你们都好好的,我才能安心过好自己的日子。”
今年国庆节,全家人终于聚齐了,拍了一张全家福,画面上孩子活泼可爱,老人安详幸福,年轻人笑靥如花。老妈对老爸说:“这个家有你大女儿在,咱们能歇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