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科技创新双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勇做“百年老店”
省级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如何申报
图片新闻
微耕机“耕”出大市场
生物法制备大米多肽产品 科技项目落地湖北
科力达:走绿色清洁能源发展之路
开发研究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0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勇做“百年老店”
—— 我市小而专、小而强科技型企业发展观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王 言

  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有一家天益科技有限公司。这个规模不大的企业专注于新材料领域,立志在这个行业把产品做到顶峰,首家以聚酰亚胺树脂为基生产的耐高温复合材料,唯一具备全自动工艺控制,国内技术唯一,国外同类技术路线仅有德国、瑞士、日本3家企业,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打破了全进口、价格昂贵的格局,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丰厚的利润空间。该公司董事长冯星起说:“效益从哪来?从新上来!小行业做到极致,专、精、特、新永远要比大路货吃香,含金量更高。”

  “不求500强,但求500年。”这不仅是冯星起一人的感悟,也是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负责人的心声。

  规模不求大,占地不要多,但只要有特色,有行业中的亮点和独创,就可以做一家“百年老店”。

  位于武陟县的焦作飞鸿安全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规模不大的企业,虽然“貌”不出众,却在全球家电玻璃行业中有着极高的地位,是伊莱克斯、GE、惠而普、西门子等国际知名家电企业在中国的首选供应商,产品远销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等地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内,该公司是海尔、新飞、海信、星星、华良中意等知名家电企业的优秀供应商,与众多客户形成战略合作关系,目前很多产品销量稳居国内玻璃行业首位。

  高度专注于某一个窄小的行业,却在国际市场上遥遥领先于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企业。飞鸿玻璃总经理王妍总结说:“中小企业一定要专业人做专业事,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做精,企业规模不一定非要做到很大,但利润率并不低。”

  以亩产论英雄,我市很多科技型中小企业风头正劲。

  “蜗居”于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市长海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仅有员工30多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注册成立不到4年的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达到1100万元,今年上半年订单就有1600万元,且利润率非常高。该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我们自主研发的煤矿用架柱式乳化液钻机,三到五年内其他企业模仿不了,新的研发还在继续推进。”

  通常讲,一类企业卖标准,二类企业卖专利,三类企业卖产品。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许多企业尽管销售额很高,但获利甚微,大部分利润流入技术高端企业。而一些科技型中小企业依靠标准和专利,在占领行业制高点、获得行业话语权的同时,赢得了丰厚的利润。

  关于标准制定,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非常有话语权。原本一家不起眼的企业,通过制定国内氟化盐产品国家标准,引领行业技术走向,占据技术高端,进而抢占市场主导地位,坐上了行业龙头的交椅。该行业内总共有4个国家标准,多氟多就制定了3个,由此实现了规模行业第一、效益行业最佳。

  对于行业标准的制定,位于万方产业集聚区的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可谓经历过冰火两重天。

  2004年成立的东星炭电极有限公司,从一开始就选择了走科技创新路。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该公司投资600万元研发了国内唯一的大型卧式振动成型机,生产了技术先进的直径为650毫米、780毫米的炭电极,不仅在行业内引起震动,还吸引了国家冶金部的关注。2005年9月份,由国家冶金部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主办、东星公司协办的全国冶金工业炭电极暨炭电极行业标准研讨会在焦作召开,专家和同行在会上一致认定,东星公司生产工艺先进、装备一流。因此,国家冶金部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决定让东星公司作为第一起草人,制定国家炭电极行业标准。

  当时,东星公司根本没有意识到制定行业标准的重大意义和重大机遇,听说第一起草单位要负担研讨费、专家费等13万元,而企业正处于研发的关键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企业就打起了退堂鼓。最终,东星公司主动放弃了第一起草单位,仅以标准起草参与单位参与起草。

  尽管只是参与起草,“标准”的威力还是在一夜间迸发。云南的订单来了、四川的订单来了、东北的订单来了,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企业也主动登门寻求合作……东星公司从一家不知名的小企业,迅速成为行业明星企业,产品供不应求,规模迅速扩张。这时,东星人才恍然明白:一个小小的标准,竟代表着市场的制高点和行业的话语权。为此,东星人痛悔:不了解形势、不掌握大局,致使良机痛失,竟将行业“霸主”的地位拱手让人。

  一个标准,打开了东星人思想解放、技术创新的总阀门。得标准者得天下,得标准者得市场。2012年,作为第一起草单位,东星公司起草编写了矿热炉用高石墨质炭电极行业标准。

  专利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底气和支撑。位于修武县产业集聚区的河南鑫宇光实业有限公司,总建筑面积虽然只有6000余平方米,员工不足200人,却是高科技电子产品自由空间隔离器产销量位于全球第二的生产企业。该产品技术含量高,由企业自主研发,已在自由空间隔离器领域荣获了18项国家专利,随着国内光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自由空间隔离器在4G网、宽带提速、物联网、云计算、云储存等领域的通信基站被广泛应用,销售市场较旺,订单源源不断。目前,全球只有4家公司有能力生产自由空间隔离器,河南鑫宇光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焦作丁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做注浆材料的小企业。该公司和高校合作,研究用一种新型材料替代传统的高成本、有毒的聚酰胺,成本下降一半。这个企业于2013年4月份挂牌成立,当年年底就实现销售收入43万元,今年前6个月实现销售收入182万元,计划全年实现销售收入350万元,利润率十分可观。该公司负责人说,没有专利就没有核心技术,只有不停地进行研发,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才是生存和发展的硬道理。

  位于孟州市的卓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做太阳能应用的企业,开发了光伏水泵、太阳能观光车、太阳能移动电源、太阳能倍增仪等系列产品,拥有50余项自主研发的国家专利和4项省级科技成果,4项产品经鉴定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公司研发的“移动式太阳能LED照明装置”“小型太阳能(PV)清洁车”项目被省科技厅认定为“河南省科学技术成果”。该公司总经理夏玲玲告诉记者,从租厂房经营起步,到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动力。借助于核心技术的支撑,该公司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总造价1370万元的1.3兆瓦独立光伏电站将出口朝鲜,与俄罗斯也达成相关合作意向。下一步,该公司将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

  小而专、小而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正在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一支最具活力的生力军。

  那么,科技型中小企业如何走好小而专、小而强的道路呢?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建议,中小企业决不能和大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抢跑道”,也不能成为大企业的“缩小版”,而是细分市场、错位竞争,培养自己独特的竞争力,相对于在一个小的方面成为品牌,获取一定的品牌利润。多数中小企业要向专业方面转型,要在某个点上做成“业内品牌”,而不是市场品牌。

  小而专、小而强,核心是科技创新,支撑还是科技创新。创新是不二法宝,期待更多的中小企业能从中得到启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创新道路。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