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这里,地肥粮丰,连年保持焦作市“吨粮镇”“小麦单产千斤镇”称号。这里,以皮毛加工为支柱,外向型私营经济蓬勃发展。这里,传统名特产众多,有驰名中外的“四大怀药”之一生地、风味独特的混浆绿豆凉粉,还有备受闯王李自成青睐的豆沙糕。这里,就是粮满仓、果飘香、禽满圈、富裕的孟州市南庄镇。
近日公布的2014年度河南省百强乡镇名单上,南庄镇上榜。连续多年数次上榜,南庄镇人书写了怎样的发展故事?记者日前来到该镇,感受这支全省乡镇经济发展生力军的魅力。
今年年初以来,南庄镇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孟州市委、市政府“四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和“城市带动、产业支撑、农业提升、民生改善”的总体思路,结合镇情和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实际,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密切联系群众,巩固基础、夯实党建,积极探索、勇于改革,转变作风、亲民爱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夯实基层党建 尽心服务群众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千头万绪的最好形容。基层党组织最贴近老百姓,怎样更好地服务群众?
南庄镇党委书记赵文超给出答案:今年年初以来,南庄镇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目标,在各村党组织开展量化考核、星级评定,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强化支部书记职业化管理。该镇党委按照党建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情况和加分项目、扣分项目七大项内容,明确工作任务,年终对各村进行综合考核。根据年终百分制考核结果,按照90分、80分、70分不同的等级,将支部分为“五星、四星、三星”服务型党支部,以得分多少对党支部书记发放绩效工资,每得1分奖补100元;对未达到星级标准的村党支部实行重点管理,取消支部和支部书记一切评先、评优资格,支部书记只发放基本工资。同时,对连续任职9~18年和18年以上的离职支部书记,每月发放100元和200元的离职补贴;对连续任职满4年且缴纳有职工养老保险的在职支部书记,镇财政每年为其报销30%的职工养老保险。
建立周一例会制度。该镇在全镇建立推行了村组干部及党员、群众代表周一例会制。这一制度的推行,不仅使该镇建立起良性运转的农村工作推动机制,增强了农村工作的计划性和前瞻性,还把话语权交给了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让他们由过去的“开会听话”变为“开会讲话”,积极发挥了基层力量的工作能动性。同时,通过镇、村、组、党员及群众的共同参与,班子成员、机关干部面向基层、服务农村、关注民生的意识进一步提升,村组干部的大局意识、配合意识和党性观念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树立,从而推动该镇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提升服务群众水平。该镇党委不断完善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服务便民职能,把便民服务、群众诉求、治安维稳融为一体,抽调组织、纪检、信访等部门相关人员集中办公,为群众开展一站式服务。该中心每天还安排一名副科级干部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接待群众。同时,试点建立村便民服务站,村两委干部轮流值班,为群众代办准生证、低保救助、农村合作医疗、粮棉直补等,登记、处理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群众由“多次跑”变成了“一次跑”、“跑多个门”变成了“跑一个门”,真正解决了办事难、找人难的问题,群众上访和上诉相应减少,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为“三留守”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志愿服务。目前,该镇已建立便民服务站12个,为群众代办各项事务300余件,解决群众纠纷30余起。
提升传统产业 做优新型产业
优化结构、促进转型,这是以皮毛行业著称的南庄镇工业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课题。该怎样出手?该向哪里发力?南庄人的做法有的放矢。
传统产业重组提质,这是一条重要出路。针对皮毛行业“产品落后、设备陈旧、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资不抵债”的状况,该镇启动了皮毛园区建设,但推动速度缓慢,今年有了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据了解,皮毛园区位于桑坡、田寺两个村的村南,总面积约66.7公顷,一期计划投资5亿元,计划组建3个年加工量在500万张以上的股份制集团公司,分别为光宇实业集团、华洋皮业集团和桑坡企业集团。目前,投资1.5亿元的光宇实业集团已建成并达产达效。同时,围绕皮毛产业链条的延伸,还提高了羊皮和羊剪绒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引导桑坡村20余家企业新上鞋业生产线,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有效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此外,该镇还在高新区引进了以生产高档真皮服装、时装鞋、手提包为主的臻品服饰产业园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分两期建成,一期投资1.2亿元,建成后可年产300万双时装鞋和100万个手提包,目前正在施工。
发展新型产业,是南庄镇找到的另一条出路。赵文超告诉记者,该镇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抓招商,一心一意上项目。2014年,共完成年亿元项目10个、500万元以上项目22个,累计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
赵文超介绍,按照“提升产业、经济转型、科技支撑”的原则,该镇积极引进大项目、产品附加值高的项目。目前,与上海同济大学、上海申铁等合作,在高新区引进的占地200余亩、总投资5亿元的节能环保通风产业园项目已经完工并达产达效。
如今在南庄镇,新型产业已渐成优势。
农民高兴进城 土地流转惠民
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怎样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丰硕成果?南庄镇在农民进城、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农村空心院治理和完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等工作上下功夫、抓创新,有效推动了农村相关制度的改革。
引导农民进城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去年以来,该镇按照孟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农民进城落户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全市11个乡镇、办事处率先启动了滨河新村农民进城项目。一方面,成立滨河新村项目服务机构,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工程质量等各环节严格把关;另一方面,深入宣传农民进城政策,印发万余份宣传彩页和挂历。
怎样吸引农民进城?怎样让进城的农民住得好?
采访中记者看到,为促进农业人口向市民转移,南庄镇加快推进滨河新村新型社区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水、电、路、气、网以及幼儿园、停车场、小游园等社区配套设施应有尽有。为确保群众进得来、住得舒服,该镇还强化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又与有关部门对接,做好入住群众的户籍管理、上学就医、养老、文化活动等安排。目前,该社区14栋楼已经全部封顶,正在完善配套设施,已签订入住协议的居民达500户,有效推进了农民就地市民化和宅基地转换工作。而通过引导农民进城,所置换的宅基地共有60余户。
土地流转是南庄镇农业工作的重点,通过土地流转,该镇农业现代化、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成效明显。
赵文超向记者介绍了南庄镇的做法。一是政策引导。该镇制定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承包户给予每亩100元和150元的奖励,对流转比例50%、60%、80%的村奖励2~5万元,同时还按照以上流转比例,对村两委给予1000元至5000元的奖励。二是主体培育。该镇大力推动土地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及龙头企业集中,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共培育种植、养殖大户80个、家庭农场5个、专业合作社32个,引进龙头企业2家。三是实践创新。建立镇土地流转中心和各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对连片流转100亩以上、承包期限5年以上的土地,由村里委托给镇土地流转中心进行流转;对村小组建制流转和小组调整土地集中连片后流转的,由小组委托村服务站进行。四是机制保障。建立以协商、调解、仲裁、诉讼为主要内容的纠纷调解机制,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不受损害,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3万余亩,占耕地面积的80%,其中1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达8000亩。
试点开展土地确权颁证。该镇制订实施方案,以上口村、张庄村为试点,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工作中,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集体协商土地确权问题;通过信息登记、土地测量、明确“四止”、农户确认、张贴公示、发证签字等程序,严格土地确权颁证;实际操作中以农民认可为标准,充分依靠农民群众自主协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既可以采取确权确地的颁证方式,也可以采用确权确股不确地的颁证方式。颁发土地股权证的家庭,可持股权证进行分红;颁发土地承包权证的家庭,可持证进行耕种或流转。截至目前,该镇已确权颁证400余户,有效减少了土地纠纷,促进了土地流转,农民向城镇居民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建设美丽村镇 家园生态宜居
经济要发展,民生需改善。为此,美丽村镇建设在南庄镇如火如荼地拉开大幕。
今年年初以来,南庄镇按照“科学规划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弘扬文化与传承文脉相结合、和谐生态与和顺人心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周密部署、综合整治、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全面打造美丽乡村。
以“十乱”整治为突破,着力改善镇容村貌。全镇村村行动、全民动员,清垃圾杂草,除乱堆乱放、乱贴乱画,硬化道路、建设排水沟。
以示范村、达标村创建为引领,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亮点。该镇各个示范村结合自身实际,突出工作特色,积极发挥带动作用:盐西村安装了63盏太阳能路灯,整修小游园,主街道铺设彩砖,高标准配备垃圾桶;黄庄村制订长远规划,硬化全村道路,修缮排水沟和排水涵洞,积极筹建月季广场;南庄一村对废弃垃圾场进行填土改造,修建成群众游园;上口村集中整治门前小菜园和厕所,建设文化长廊。
以实施“十大工程”建设为重点,突出完善镇区服务功能。该镇先后实施总投资300万元的府前街提升改造工程,栽植绿化树2200棵,铺设彩砖1600米,新修建排水沟1000米;投资150万元,将南庄三村污水处理厂改造成南庄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500吨,收水范围约2.9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2万人;投资260万元建设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50亩,总容量约30万立方米,使用年限约15年,采用卫生填埋处理方式,南庄镇28个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户集、村收、镇运输处理”;建设占地500亩的南庄镇河口湿地,投资500万元的一期工程已完工,二期工程正在协调土地,种植18种3万余棵绿化树,建设水系3.3万平方米;投资400万元的城南路改造项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投资300万元的南庄三村至下官商贸大道东拓延伸工程已完工。同时,投资2000万元的老蟒河综合治理工程、投资2000万元的天然气入户工程、皮毛园区建设工程、南扣村宅基地置换和空心村治理都在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