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考结束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被落榜的阴影笼罩着。凡与熟悉的人擦肩而过,总感觉到他们投来的是异样的目光,这种目光紧裹我全身,让我窒息——这娃,中专没有考上。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一年,我十六岁。虽然时间过去有二十余年,但那一幕依旧在我脑海里幻现得如此清晰
穿行在他们的目光下,我没有抬头的勇气。看着考上中专的同学在准备着上学的行囊时,我心酸过。即使偶尔跟他们在一起,我也是显得如此格格不入。毫无疑问,我的一举一动都显露出了失落和自卑。时近九月,又到了开学时间。那是一个挖完花生归来的夜晚,我躺在里屋,堂屋内昏黄的油灯照着四周,时而有老鼠窜出。为了生存,它们寻找着食物,极乐于能偷吃到新鲜的食品,却毫不顾及躺在床上忧伤的我。父母也许是劳累了,他们沉默着坐在堂屋休息。有好长一段时间,外面寂静得鼠声“啾啾”可闻。最先是母亲打破了这种寂静,她说,就给孩子复读一年吧?生活有负担,我们慢慢来……没等母亲说完,父亲沉沉地叹了一口气,最终,他同意了她的观点。
那时,中专远比重点高中难考,分数要高出许多。只要考上中专,“铁饭碗”就等于到了手,三年中专毕业后,工作根本不用愁。这对于寒门子弟来说,无疑是光了宗耀了祖。可是,那一年,平时成绩较好的我,偏偏名落孙山。
第二天早晨,我正准备去放牛,父亲从房间出来,他将一个折皱的信封递给我,说,这是上个月卖一窝猪崽的钱,你拿着去复读吧,我与你娘商量好了。随后,他从我手中接过牛索,走向田野。原本这一百多块钱是用来给多病的祖母买药的,可是父亲作出了让我复读的选择。现在回想起来,在饥不果腹的年代,父母的这一举动,可谓孤注一掷——谁也预料不到将来是否会有收获。
人生往往走到十字路口的时候,才觉得选择是如此的艰难。有时,面对自己不情愿的正确选择,我们常常要让心灵去承受一种折磨,承受一种疼痛。若干年之后,当我们回首那种无奈,深深浅浅的脚印却让太多的感慨涌上心头。
记得第二年中考,我没有让父母失望,终于达到了中专录取分数线,可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我却在选择的十字路口,低下了被命运压下的头颅。我在《命运是一首歌》一文中这样写道:
因为家庭的贫困,原本考到高分的我,却填了一所不为人知晓的农校。填志愿的那天,天气非常燥热,正当我要下笔填心仪的交通学校时,父亲来了,他是从泥田里赶来的,赤足上还粘着泥土。“儿啊,我跟你娘商量过,就填普通中专吧。”回过头,他对了解我家庭的班主任使眼色,班主任明白父亲的意思,走上前对我说:“就填这个农校吧,它没有什么竞争力。”顿然,犹如一声霹雳向我击来,我抬头痴痴地望着父亲,良久无语。父亲见我强忍着泪水,他的眼睛也红了。
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事实,然而那枚红红的烙印却无情地烙上了我的志愿表,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同学海阔凭其跃,天高任其飞,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泪滴。父亲背过身轻声地对我说:“回吧……”那“回吧”二字,饱含着愧疚、怜爱,让人鼻酸。我恋恋不舍地离开教室,跟在父亲的身后,一步一个回头,父亲一路上垂头急走,我一路上默默无语,那种情景,至今我仍记忆犹新,每每念起,都想落泪……
回首中专毕业后的二十余年,选择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一次次的选择,让我一次次懂得,生活就是这样不停地以选择的方式向我们出题,对与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样去对待“选择”,选择好了,用心面对,也未尝没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