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云三战)示范区李万街道扎实开展人民调解规范化建设,凸显了街道人民调委会化解重大疑难纠纷的职能优势,为构建和谐稳定的辖区社会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规范工作内容,确保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运行。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从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人员组成,纠纷受理、调解、统计、归档、工作制度、工作场所标识标牌、工作经费补贴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纠、整顿、整改,并通过自查自纠达到组织、人员、报酬、场所、制度“五落实”,名称、印章、标识、徽章、程序、文书“五统一”。
强化工作措施,确保人民调解委员会办案质量。该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案件前,调解员会要求当事人提供身份证件证明其主体资格、提供书面的调解申请书并介绍基本的案情,然后审核决定应否受理。接受当事人调解申请后,要求双方当事人提供涉案的物证、书证等所有证据资料;作好调解过程的书面记录,由当事人签名确认,将当事人陈述等言辞证据进行固定;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后,迅速帮助当事人起草协议书,经双方核对确认后签订书面的人民调解协议,及时化解矛盾;签订书面协议后及时跟踪落实,促使双方履行协议,确保矛盾纠纷得到彻底解决。
明确工作要求,确保人民调解委员会服务到位。该街道将人民调解工作列入衡量社区综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根据不同类型的纠纷和不同的情况,凭借丰富的法律知识、娴熟的调解技巧,耐心做好当事人的劝解和疏导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确保每一个案件得到妥善处理,力争每一个当事人都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