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本报通讯员 李 帅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如果不是长年生活在那里的当地人或是经过专业训练的登山者,内地人在那里工作、生活会非常艰难。
然而,河南平原光电有限公司就有这样一个科研人,在青藏高原严重缺氧的艰苦条件下,克服了身体不适、水土不服等重重困难,毅然坚持在国家装备某重点型号项目的高原试验场,参加试验达3个月之久,圆满地完成了设计定型试验,更因出色的表现被总装试验队授予“铁骑标兵”荣誉称号。他就是平光公司光电研究院某重点型号项目主管设计师侯安贵。
入职10余年来,侯安贵凭借着对所从事的激光制导和检测技术的挚爱和勤奋好学的精神,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平光公司的科研主力,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平光公司“二五八人才工程”科技骨干,今年4月又被评为市新长征突击手,成为平光公司年轻人中的佼佼者。
成绩的取得,绝非一朝一夕。侯安贵从最初对制导检测技术的一知半解,到如今成为制导检测项目的主管设计师;从最初的原理开窍,到如今成为从事制导检测技术的行家里手,是他肯学敢干、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结果。他潜心学习制导技术,以自己的激情与智慧带领项目组攻克了制导产品检测技术中的一道道难题,成功研制出重点型号项目XX、XX产品的制导检测仪,并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器件、新思路,通过PC104和CPLD以及CCD对准技术实现了整个产品的小型化,为平光公司制导产品的系列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次,在某种新型武器系统制导性能检测仪研制中,为了保证项目研制和试验进度,侯安贵放弃所有节假日休息,带领项目组成员扫清了一个个研制过程中的“拦路虎”;在样机试制阶段,他亲手装调,掌握第一手现场资料;为保证总装总调进度,他紧跟装调现场,随时排故解难,常常忙得忘记了下班时间,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是常事;靶场试验,大家都愿意与他同行,他乐于助人,安装、调试、排除故障等重活累活抢着干,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好评。
在进入平光公司的10多年中,侯安贵用实际行动表现了他扎根平光、献身国防的决心和意志。为了所承担项目的顺利研制成功,他从2006年起连续6年的元旦都是在零下40摄氏度的寒区基地渡过。每次出长差回家,迎来的都是女儿陌生的眼神;有时,长期在外工作的他想起孩子,或者当家里遇到困难他鞭长莫及无能相助时,他也会流下眼泪……但是,为了装备科研的需要,他舍小家温情,把大爱、大义融入理想中,凝聚在责任里,相继完成了10余项科研任务,为武器装备科技创新作出了贡献,展现了一个平光公司青年科研工作者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