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涛
2009年,山阳区东环路小学老师姚修萍邂逅了新教育,她带着孩子们开始了《农历天空下》的课程,从冬至、大小寒,到春分,再到清明,就这样,她让孩子们走近一首首古诗,让孩子尽情享受诗词带来的独特感受。这一年,她在忙碌和充实中度过,每天晚上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每天晨诵的诗歌和感受,发到教育在线帖子上。她看到了孩子们的改变,听到孩子的生命中有了拔节的声音。
她喜欢成长,一个人没有理由拒绝成长,成长会提升自己的能力。2011年9月,她接手新一年级,带着让孩子们童年快乐、丰富多彩的梦想,她和她的“雏鹰苑”行走在路上。
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迎接每一个黎明,在诗词的旅途中感受着诗词的温暖和气息,他们的生命也因晨诵的一首首诗词而日渐丰盈起来。在晨诵的过程中,她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朗诵过后,孩子们在仿写中和诗歌进行思想的碰撞。
姚修萍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一步步地走进经典里去,就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经典,让书成为孩子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15分钟的午读,总会看到这样的画面:静静地读,细细地品,好好地写……
她和孩子们一起共读了《好饿的毛毛虫》等80多本绘本故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她把孩子们带进《木偶奇遇记》《二年级的小豆豆》等多本童书中,体味书带给自己童年的欢乐。通过市新教育研究室的推荐,她班获得了“燃灯者计划”捐赠的图书,市图书馆为她的班级提供了班级集体借阅,这些书籍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在书籍中提升。
晨诵让孩子们学会了仿写诗歌,阅读让孩子们有了读后的感受。2012年10月,姚修萍老师在校讯通上建立了班级博客圈,读书的感想,实践的快乐,生日的幸福……充实着这个精神家园。现在孩子们的博文总数有1000多篇,她的班在第九、十届“书香班级”活动中,荣获“书香班级优秀奖”的称号,她也荣获 “优秀辅导老师”的称号。孩子们在记录自己成长的同时也爱上了写作。
姚修萍和孩子们也得到了额外的奖赏:她带的班级连年被评为“书香班级”,获得“市优秀少先队集体”称号;姚修萍也成了新教育春季种子教师,两次被评为全国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
遇到新教育之后,孩子们的生命丰盈了,用诗歌开启黎明,迎接新的一天;和好书相伴,徜徉于书海;走过一个个课程,体验成长的快乐。姚修萍的生活也更有动力,她也在不断成长,带着自己的梦想继续前行,追寻永恒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