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婧
顾先生在我市一家企业工作,很有爱心,经常参与一些公益活动。今年年初,他走进市东方红广场的城市志愿服务亭,在服务需求簿上留下了想要结对帮扶一名贫困中小学生的服务意愿。
“为贫困孩子送去物质和精神上的关爱,同时也希望在帮扶过程中,自己的孩子能学习寒门学子身处困境不失求学梦、奋发图强的精神。”顾先生说,自己的儿子今年上小学3年级,他希望帮扶的贫困儿童跟儿子年龄相当,让两个孩子结成帮扶对子,互促互进,共同成长。
像顾先生一样,在我市设立的4个城市志愿服务亭,许多市民都留下了明确的帮扶意愿,一些家长还带着孩子一同前往,希望在关爱他人的同时,孩子亦能有所收获。一些市民也想加入关爱贫困中小学生队伍,贡献点滴爱心,力所能及地为孩子们捐赠一些学习用品、生活必需品,或是给孩子们提供义务辅导等。
为让服务项目更接地气,给市民提供更便利的服务和更广阔的志愿服务参与平台,团市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调研,优化“呵护雏鹰·助力圆梦”服务项目活动方案,组织基层团组织在全市所有农村(社区)摸排1947名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作为活动对象,希望社会爱心人士通过青年志愿亭了解“雏鹰”的基本情况,奉献爱心。
为了方便群众参与,团市委将“呵护雏鹰·助力圆梦”项目固定于每周五在城市志愿服务亭开展服务对接活动。团市委工作人员作为牵头人,也将走进市民和青年群体中,接受咨询,了解群众需求,以更好更便利地服务市民和青年。市民既可以在志愿亭寻求帮助,还可以在志愿亭实现岗位对接,为需要的人提供帮助。
“看看孩子需要什么?我想先为孩子捐赠一些文具、衣帽等生活学习必需品。团市委组织结对活动的时候,我还想带儿子一起参加,让他和受助孩子结成小伙伴。”10月31日,在详细了解一些贫困中小学生的情况后,顾先生表达了捐助意愿,希望尽快帮助这些寒门学子。
不只是顾先生,在“呵护雏鹰·助力圆梦”项目进驻城市志愿服务亭的第一天,我市一家企业就为1947名贫困学子每人捐赠了一个保温杯,希望他们能在寒冷的求学路上喝上热水。
“以前都是想方设法募集爱心资金来帮助贫困儿童。这样一来,一些希望奉献爱心的市民往往因为捐助数额过多,或不了解捐助渠道等原因,停止了奉献的脚步。按需求定项目,借助城市志愿服务亭这一平台,实现了服务需求和服务项目更有效的对接,让爱心充分释放,更有效地汇聚社会对贫困学子的关爱。”接地气的服务项目一进入城市志愿服务亭,就得到爱心市民的认领和关注,效果很好。
“呵护雏鹰·助力圆梦”秋季在行动
本报讯(通讯员小青)近日,团市委持续推进“呵护雏鹰·助力圆梦”活动,募集资金10余万元购买2000余个水杯,将陆续送到受助学生手中,拉开了关爱困难中小学生秋季行动的序幕。活动期间,亿祥置业等爱心企业和热心市民也纷纷献出爱心,传递爱与温暖。
为推广这项公益活动,从10月28日起,“呵护雏鹰·助力圆梦”公益项目进驻市东方红广场、龙源湖公园和火车站广场的青年志愿服务亭,固定每周五全天开展活动。爱心人士可以通过青年志愿亭了解“雏鹰”的基本情况,自愿献出爱心,为受助“雏鹰”捐赠文具、衣帽等生活学习必须物品,青年志愿服务亭将定期组织人员把爱心物品送到“雏鹰”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