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原文钊 通讯员王秋生)秋末冬初,广袤的孟州大地依然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记者在这里采访时发现,该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迅猛发展,并根据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发展模式以及服务方式的不同,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途径,走出了农业转型新路子。
“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孟州市鸿基养鸭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发展迅速,原始的经营模式已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2011年12月,该合作社注册成立了孟州市鸿基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化发展为主体,发挥农民合作社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包装销售等优势,先后建成禽业养殖公司、饲料加工公司和10个种鸭饲养基地,种鸭年存栏量达20余万只,肉鸭年出栏1000余万只,涉及肉鸭屠宰、加工、销售和羽绒制品加工等多个领域。
“合作社+科研单位+基地+农户”服务模式。孟州市麦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的传统作物种植合作社,为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该合作社依托省农科院建立了河南农科院秋乐种业孟州科研基地,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农业技术、提供农技服务等,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组织化、科学化程度,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合作社小麦良种繁育面积达2万多亩,辐射带动周边4个乡镇的30多个村,社员每亩年增收近300元。”该合作社理事长张胜利说。
“合作社+商超+基地+农户”营销模式。孟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寻求与省内外知名超市和大型批发市场的联合共赢,使产品直接对接终端市场,减少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农民收入。该市绿之源蔬菜专业合作社年种植的300余亩黄瓜、苦瓜、丝瓜等蔬菜,直接供应河南大张实业有限公司旗下的超市;该市红太阳蔬菜专业合作社与陕西省西安市欣桥批发市场签订了不限量长期供货合同,合作社各种蔬菜年供货量达2000多吨。目前,该市近百家农民合作社产品均实现无中介销售。
“合作社+现代农业集群+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孟州市按照“东粮、西果、南药、北菜”的发展思路,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集群,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位于该市西部岭区的高端岗苹果专业合作社,依托当地苹果种植农业集群,发展苹果种植5万余亩,年产优质苹果10万多吨;该市黄河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北部蔬菜种植农业集群为依托,大力发展无公害韭菜种植集群,种植韭菜面积达1.3万亩,年产优质韭菜5000万公斤,成为全省最大的无公害韭菜种植基地。
据了解,该市已注册农民合作社45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11家,辐射带动周边农民4万余户。同时,该市从今年起将每年投入300万元,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合作社发展。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