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所系,人人有份;履责担当,人所必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志士仁人对履责的坚定信念;“好汉做事好汉当”,是老百姓对担责最快意的回答;“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所有共产党人提出的要求。
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多次强调责任重于泰山,领导干部要敢于担当、能够担当,并对提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当前,正是焦作“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提出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的六项要求,对于全面加快推进焦作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知恩、知责、知足、知止”是市委书记孙立坤对全市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总要求,为各级党员干部如何“谋事、懂事、做事、戒事、成事”指明了方向。对于博爱县来说,当前,正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县委书记,更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团结带领全县各级干部敢于担当、履职尽责,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在难题面前,敢闯敢试、敢于创新;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风险面前,敢作敢为、敢担责任,为加快推进“实力、宜居、美丽、和谐”四个博爱建设营造强势的发展氛围。
敢于担当,要有大修为。修为是一个人修养、素质、能力的综合体现。近年来,我们注重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修为,为博爱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深刻体会到,全面提升各级党员干部敢于担当的大修为,必须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理论大讲堂等载体,全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理论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王在富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把敢于担当作为一种品质、一种境界、一种追求,以敢于担当的大修为,不断增强“为官必为、敢于担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增强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的勇气和魄力,以大修为确保博爱大发展,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敢于担当,要有大眼界。当前焦作发展正处于转型攻坚、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十分繁重。博爱县作为焦博修组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加快自身发展过程中,必须站位全局、统筹谋划,不被小算盘、小利益的短视思想所阻碍,着力破除气度小、步子小等问题,以大眼界、大思维,真正学会谋长远、算大账。比如在博爱水系建设、天然气绿色能源发展工作中,就要把博爱放在焦作市大水系、大能源建设中去思考、去谋划,克服畏首畏尾的心态,敢想过去不敢想的,敢做过去不敢做的,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大上项目、快上项目、争上项目中激发斗志、迸发活力、焕发激情,把博爱打造成中国北方“竹林水乡”第一城和中原经济区的清洁能源交易中心,奋勇争先,争创一流,以大眼界谋划博爱大发展,切实担当起推动焦作市转型攻坚、跨越发展的历史重任。
敢于担当,要有大作为。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多大责任,经济社会就有多大发展。敢于担当,就必须豪情万丈,积极作为,一心一意谋发展;敢于担当,就必须激发智慧,创新实干,千方百计破难关。事业是干出来的,只有实干才有大作为,方能成大事业。当前博爱经济发展确实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困难是客观存在的、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会出现。回避困难,必然难上加难,攻坚克难,才能海阔天空。比如,在当前的十亿元项目建设中,全县各级干部一定要提振争先进位、争创业绩的亮剑精神,横下一条心,舍得一身力,实实在在破解项目落地、进地、开工等一系列难题,积小胜为大胜,用果敢担当的过硬作风,全面开创十亿元项目建设新局面,以大作为推进博爱大发展,为助力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