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19:00,在焦东南路一小区居住的李大爷喝了一碗稀饭后,就出门到龙源湖公园进行暴走,一个小时后回到家中。
这是李大爷每天的功课,365天,风雨无阻,已经坚持了3年。
李大爷说,他原来经常腰腿疼,后来听说龙源湖公园里有暴走活动能锻炼身体,于是就和几位大妈一起参加。暴走比较经济,不需要任何器械、不受场地限制,而且也不需要太多技巧。就这样,李大爷每天吃完晚饭就出门,到龙源湖公园和几位大妈集合,每天绕着公园走2圈,然后沿着人行道走。他们并不是一味地往前暴走,而是走得微微出汗就放慢脚步。走完2圈,他们一起做做操、伸伸腿,大家说说笑笑,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在李大爷看来,暴走是一种快速的散步,在走路过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和朋友增进了友谊,还治好了他的腰腿疼。“我觉得运动过后自己感觉不累就可以。”李大爷说,“暴走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需要身体协调性,抬头挺胸,直视前方。肩膀打开,双臂自然下垂,最重要的是要收腹。”
市健康专家董世坤介绍,从健身的角度来讲,暴走是一种有氧运动,能够改善心肺功能,起到减脂的效果。正常人一般一周3~5次的规律运动,坚持两三个月后,精神状态会有改变。对年轻人来讲,暴走是一项好的运动,但对老年人来讲,强度不要太大。患有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暴走的时间不要持续太长,应量力而行。董世坤建议,中老年人暴走时,最好双手持手杖,这样身体重量对膝关节的压力就会部分转移到手杖上。如此,既能增加能量消耗减轻体重,又能保护膝关节。
像李大爷这样晚饭后出去锻炼就是比较适宜的,因为空腹暴走,人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而且在暴走运动中也要适度补充一些水分,比如运动饮料或者自制的加糖加盐的茶水,防止脱水情况发生。
董世坤还建议,参加暴走运动时,一定要穿一双合适的专业徒步鞋,否则很容易发生踝关节或膝关节的运动损伤。此外,参加此项运动,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走的速度和距离要逐渐增加,走完后有疲劳感,但是第二天要感觉到能够恢复,不要贪多贪快。
近几年,市里成立了很多“暴走团”,有专业户外“驴友”自发成立的,也有像李大爷参加的比较松散的业余“暴走团”。由于暴走是一种对年龄、性别、体力要求不严格的低强度运动,而且这种锻炼身体的方式比散步有效、比慢跑安全,又克服了定时、定场地锻炼模式的不方便,因此吸引了大批暴走族成员。
董世坤介绍,每个“暴走团”的特征都很明显,有的是街道组织的,以老年人居多;有的是小区居民自发组织的,各个年龄层都有;有的是上班族在网上召集,周末集中锻炼的。参加暴走,既强身健体、减肥,还结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
“一位体重60公斤的女性每天坚持一个小时的暴走后,能够消耗300到550卡路里的热量,减肥效果明显,这也是很多女性成为‘暴走族’主力的原因。”董世坤说,“步行的路线最好选择空气较好、污染少、行人车辆较少的路段。像李大爷这样先在公园走,然后沿着人行道走,最后做一些压腿、展体等牵拉活动就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