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仕智)今年年初以来,全市农业和扶贫系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奋力走在全省前列为目标,以稳粮、增收、强基础、惠民生为核心,持续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为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了贡献。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市214.38万亩小麦平均亩产513.7公斤,较去年增产0.5%,总产量达110.13万吨,较去年增产1.1%,实现了“十二连增”。小麦高产创建取得显著成绩,刷新了6项全国纪录。修武县郇封镇小位村小麦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平均亩产821.7公斤,一举跨越800公斤大关,实现了我国冬小麦亩产历史性突破。据农业部门调查,全市玉米预计平均亩产598.2公斤,总产量预计达127.2万吨,分别较去年增加55.6公斤和11.6万吨,增幅达10.2%和10%。
高标准粮田建设扎实推进。整合发改、农开、国土、水利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3.55亿元,建成高标准粮田21.2万亩,其中万亩方10个,千亩方7个,百亩方3个。武陟县北郭乡、大虹桥乡5万亩高标准粮田示范区已初步建成,今年夏粮平均亩产达664公斤,创该县夏粮生产历史纪录,有效发挥了示范作用。
秸秆禁烧工作成效显著。干部群众禁烧意识进一步增强,秸秆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强。今年全市小麦秸秆还田面积为260万余亩,还田率达96%以上;玉米秸秆还田面积为189万余亩,还田率达88.9%;全市青贮玉米秸秆108万吨,其中全株青贮达25.8万吨,较去年增加20%。
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收效明显。今年共落实农业产业化集群重点项目68个,总投资56.05亿元。截至目前,已建成投产项目12个,总投资5.05亿元;在建项目56个,总投资51亿元,已完成投资额14.41亿元;规划建设的9大类18个农业产业化集群实现销售收入427.5亿元,同比增长11.9%。新命名市级龙头企业19家,新增省级龙头企业7家。河南天香面业有限公司的“麦乡及图”等3个商标成功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实现了我市农业领域在国家级品牌创建上的突破。
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进展顺利。今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建项目40个,总投资29.32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额16.4亿元,各类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土地流转步伐明显加快。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106.9万亩,比上年增加11.3万亩,占全市农村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46%;土地流转涉及27万户,占家庭承包经营总户数的45%;其中,种养大户流转土地22.3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20.4万亩、龙头企业流转7.8万亩、家庭农场流转6.6万亩,规模经营主体流转占全市流转总面积的5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扎实有效。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夏季农资打假百日行动,检查各类生产经营单位9380个次,立案52起,查获不合格农资4.59万公斤,涉案金额24.3万元,行政处罚54人。严格落实市场准入检测,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共抽检样品19.91万批次,合格率99.9%。
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今年共投入财政资金、行业帮扶资金以及其他社会资金653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606.7万元,组织实施整村推进、科技扶贫、产业化贷款贴息等扶贫项目76个。截至目前,已竣工项目67个。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贫困村125个、贫困户4053户,新增就业3755人,惠及1.3万农民致富增收。组织爱心包裹捐赠6万多元,向山区5所学校发放了文体健身器材,给600多名贫困学生发放了学习用品。建立了定点帮扶联系机制,组织市县两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全市205个贫困村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