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0版:新闻的力量·心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榜样激励我成长
难忘除夕去采访
行走在感动之中
最难忘的第一次
电梯里的三分钟
跋涉在新闻之路上
原来这就是井下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4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原来这就是井下

作者:焦煤电视台记者 郑 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2012年的元旦,对于新进入焦煤电视台工作的我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这天,我下井了。

  入井之前,心里既激动又忐忑,激动自己终于可以看一看井下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忐忑的是对于没有下过井的人来说,井下是一个神秘而危险的世界。

  怀着复杂的心情我随着同事小付一起坐上了罐笼,光线越来越暗,下降速度也越来越快,心顿时紧张了起来。直到井下工作人员帮我们把罐笼门打开,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然后被随之而来进入眼前的一切所吸引:灯火通明的大巷,铺满白瓷砖的等候区以及一些我根本叫不上名字的先进设备。我无法想象自己身处距离地面600米的井下。

  这一次我们采访的对象是焦煤公司赵固一矿的瓦斯检查员,一个看似很普通的岗位,一番采访下来,我才知道他们的辛苦。他们每一班就要在三十个检查点完成六十次测量检查任务,最多时,一个班下来,他们走过的路有13000多米,渴了、饿了,就找个地方坐下来,从随身携带的军用挎包里拿出自己准备的班中餐,吃口饼,喝口水,也就算是歇歇脚了。这次采访,我跟随瓦检员只走了九个检查点就已经累得满头冒汗、气喘吁吁。

  结束采访上井的时候,我没有了之前忐忑的心情,取而代之的是对井下一线工作者的敬佩,在六百米井下望不到头的巷道里和工作面,有多少员工在为我们企业的发展周而复始地付出着他们辛勤的汗水?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难道我们不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可爱的矿工吗?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