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23版:新闻的力量·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向记者致敬
我自豪, 我是一名记者
我热爱这一职业
书法
书法
净影倒流泉(国画)
金色小巷
焦作市第三人民医院 焦作市肝病医院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4年1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向记者致敬

作者:□郭文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在我心里久藏着一种崇高的信念:记者是一种十分崇高的职业。

  记者不仅仅用自己一支辛勤的笔,记录着一个时代、一个地区、一个群体生活的变迁,也记录着记者自己的人生足迹。事过境迁,或者若干年后,翻阅起一张张泛黄的老报纸,我们总能在那一块块豆腐块大小的文章里,找到往昔生活里的新闻故事,找到自己辛勤生活和工作的足迹。

  我十分敬重记者这个职业,也曾经十分希望自己能够加入到这个行列中去。

  我觉得他们对这片土地充满着无限热爱之情。他们早出晚归,有时跋山涉水徒步行程几十公里去采访一个或令人诧异或令人感动的消息和人物。记得有一位老记者骑一辆自行车下乡一个村一个村地转悠,遇到河流骑不过去了,就挽起裤腿,脱了鞋子手拿着,扛起自行车涉河而过,不叫累,不叫苦,默默地承担着一种责任,承担着一个时代赋予一位记者应该有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无疑是一种宝贵的财富。想起这些,便觉着是一种人生的鞭策,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辉煌,我当仰慕之、敬慕之、学习之。

  我还记得与我同龄的那个令我钦佩的记者,他写的几篇生活气息相当浓郁的通讯,让我对神奇美丽的土地充满了无限向往,对那时地方党的领导与普通群众有着那样自然而深厚的感情感到十分欣慰。

  这使我感到,记者的作用,许多时候是其他职业无可替代的。记者,是一个让人敬重而神圣的职业,他们其中的优秀者,令我们整个社会敬慕之、尊重之,只要他们不说假话、不说大话、不说套话和谎话。

  我还记得有位摄影记者,走到哪里胸前都挂着一架大大的照相机,或是爬上高高的房屋和树木,或是登上高高的云梯,那样大的年纪了,依然不惧危险,不怕劳累,力争拍摄出最佳的图片,为这个社会留下最真实、最清晰、最优美的图片和记录。

  我还记得有位编辑,和蔼的面孔,朴素的话语,像是尊长,又像是老师,我常常在报纸上读他编辑的短评和随笔,读着他的娓娓道来的文字,我像是感受到了一场春雨在痛快淋漓地浇灌着自己的心田,舒畅极了,惬意极了。而当我写着不成熟的稿件向他请教时,他总是面带微笑和蔼可亲地向我讲述稿件的优点和不足,并鼓励我下次一定能写好。我正是在这样的鼓励与教导中,逐渐成长起来了。

  可是,当我如今蓦然回首往事,期望着与一位老记者敘叙家常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已经如云一样飘逸在岁月的深处,永不再见。我只能在自己保存的一张张泛黄的报纸上寻觅着他的踪影和足迹,寻找着他洒下的汗水和弥足珍贵的文字或图片。我知道,这些文字和图片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的痕迹,无比宝贵地留存在已经逝去的岁月长河里,它也将会成为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鲜明而足以引起后来者感喟的历史镜子,而长存于人们的记忆中,长存于历史的长河中。

  如是,我敬重记者,敬畏记者这一光荣而神圣的职业,并期望后来者一如既往地说真话,写真实的事迹,为这个社会再留下许多真实而感人的事迹,留下许多感人而闪光的足迹。

  如是,在记者节来临之际,我衷心地祝福你们,并与你们一起欢笑着去拥抱一个新的伟大时代的到来。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