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青山绿水宁邑美 景城融合百业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4年11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山绿水宁邑美 景城融合百业兴
——修武县美丽家园建设综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修武中心城区鸟瞰。 本报见习记者 李政阳 摄
  一斗水村古建筑群。 修 宣 摄
  梯田。 修 宣 摄
  城市游园。 本报记者 翟鹏程 摄
  云台山镇西沟村一瞥。 王卫华 摄
  平安修武。 本报记者 翟鹏程 摄
  2014年4月18日,修武县召开加快推进美丽家园建设工作会议。 张云维 摄
  生态小城美如画。 本报见习记者 李政阳 摄
  婚庆新风。 范春雷 摄
  孝亲敬老。 范春雷 摄
  优生关怀。 王 平 摄
  怡然自得。 邱 钧 摄
  晨练。 卫 华 新 安 摄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本报记者 刘金元 摄
 
   

  本报记者 王 言

  核心提示

  修武县美丽家园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各单位按照美丽家园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以“优化发展环境、优化人居环境,提升修武形象、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两优化、两提升”为总目标,把美丽家园建设作为推动“景城融合”的重要载体,将民心向背贯穿活动始终,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通过前期扎实的工作,修武县被确定为全省19个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县级示范点之一,也是焦作市唯一一个。在今年7月、8月和10月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观摩打分评比中,修武县三次获得了全市综合排名第一名的好成绩。开展美丽家园建设活动,是修武县在焦作“凝心聚力、转型攻坚、争创一流、绿色发展”建设中当标兵、做表率、居前列的新追求,更是一项促进“景城融合”、关注“民心向背”的战略工程。让我们走进千年古县修武,聆听美丽家园建设的铿锵足音。

  健全机制 美丽家园建设人人有责

  调整组织、加强领导。今年4月中旬,修武县召开了美丽家园建设工作推进会,由市委常委、县委书记郭鹏担任美丽家园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县委副书记、县长卢希望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辛丽华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一室四组”,即美丽家园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美丽县城建设工作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组、蓝天碧水工程组、争做美丽修武人工作组。其中,办公室主任分别由副县长叶海潮和县总工会主席张勇担任,其余4个工作组组长分别由分管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同时,将全县9个乡镇、28家县直部门纳入成员单位。活动中,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亲身协调,各成员单位齐上阵,为美丽家园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了美丽家园建设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完善制度、强化宣传。活动自开展以来,为确保各项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办公室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包乡镇和县直单位包村制度、“一室四组”工作例会制度、美丽家园建设工作督导考评制度、美丽家园建设工作奖惩办法、农村环境卫生“四有一落实”工作机制、信息报送制度等;同时不断强化宣传氛围,提高群众知晓度。开通美丽家园建设网站、手机报、微信公共平台,在县电视台、《焦作日报·区域版》、《今日修武》和修武网、今日修武网、修武政府网等媒体开设“美丽家园”专栏,先后刊播了《建设美丽家园的修武探索》《美丽家园 幸福修武》《修武县举行春季造林和美丽家园建设观摩点评活动》《修武县加快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等专题节目和重头稿件,实时跟进报道各工作组的工作进展情况,大力宣传美丽家园行动中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使美丽家园建设深入人心。截至目前,修武县在市级和该县主要新闻媒体共发稿40余篇,播出新闻稿件30余条,发布网络信息80余篇。

  制订方案、建立台账。一是各工作组按照工作要求,分别制订下发了2014年工作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并结合各自工作开展情况,建立了工作台账和问题台账,进一步明确了各项工作的职责分工、完成时限、责任单位。二是美丽家园建设4个工作组均成立了各自的组织机构,明确联络员,并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例会,研究完善切实可行的长效管理机制,协调解决建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三是办公室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工作组及成员单位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通报。另外,对网民或群众反响强烈的环境问题,办公室深入了解、积极协调,并下发督办通知,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

  “五化”并举 美丽乡村整洁有序

  坚持以“净化、美化”工作为切入点,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五化”并举。先后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美丽乡村“五化”建设。前期,该县共出动人员9万余人次、车辆9706余辆次投入到净化美化工作中,清理垃圾12万立方米,治理乱堆乱放78798处,有效遏制了垃圾围村现象,农村“脏、乱、差”和乱堆乱放现象明显改观,初步形成了人人参与的净化美化浓厚氛围;圆满完成了187个行政村的路灯安装和亮化任务,新安装路灯3500余盏,维修原有路灯10400余盏,有效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夜间出行环境;今年,总投资376.5万元,实施青龙大道—洼村新村、东交口—西交口等8条村级道路建设;完成飞播造林10278亩、山区森林抚育19400亩、廊道绿化面积1500亩、农田林网折合面积2336亩、社区绿化美化1312亩、村镇绿化面积1050亩。实施完成了圆融寺绿化工程和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专线沿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程等2个景区绿化工程,增加绿化面积725亩,栽植果树和景观树1万亩。同时,深入开展“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使美丽乡村建设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深入人心。各乡镇、相关部门也采取出动宣传车、发放知识手册、绘制墙体标语、制作大型户外宣传栏等形式对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和发动。

  坚持以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建立完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从活动伊始就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重点放在整治上,把建立一套符合县情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当作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积极充实保洁员队伍,各乡镇按照300~500∶1的比例配备了保洁员,共聘用保洁员773名,同时明确保洁员工资标准,全县187个行政村全部建立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二是各乡镇均成立了保洁服务公司,采取多种模式对农村垃圾进行清扫、运输、处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保洁员的招聘、管理和考核等制度,明确清扫的时间及标准。三是增设环卫基础设施。结合乡镇区位特点和村庄布局情况,按照每千人建设一个地坑式垃圾中转站、每万人配备1辆摆臂式垃圾运输车的标准,并在合适位置建设垃圾中转站,对全县的农村环卫设施进行布点规划。截至目前,新建垃圾处理场1座,新配备垃圾运输车3辆,新增地坑式中转站23座,全县地坑式中转站累计达到88座。

  坚持打造美丽乡村示范达标村,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确定七贤镇和云台山镇等2个乡镇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乡镇级示范点,小韩村、韩庄村、岸上村等17个村为村级示范点,按照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带动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开展。其中,云台山镇争取环保项目资金400万元建立了垃圾卫生填埋场,岸上村争取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资金1000万元,组织实施道路、路灯等项目,建立了无动力污水处理厂,实现了生态环保的目标。七贤镇韩庄村争取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项目资金1200万元,对全村所有农户的外墙立面进行集中改造,统一材料、统一风格,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小营工贸区小营村先是投资90余万元对全村排水沟进行集中整治改造,彻底解决了污水横流问题。排水沟完工后还要对全村的街头统一硬化改造,统一绿化、美化,并设置统一的街道标识牌,努力打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预计总投资400万元。周庄镇被确定为全市唯一一个农村垃圾分类处理试点乡镇,努力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为全县农村垃圾处理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进行示范带动。

  民生为本 美丽县城宜居宜业

  加快城区硬化、绿化建设。今年,投资75万元对南关三街、北门大街、运粮河道路、一中转盘东小街等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改造,建设排水沟,修补道路坑槽。完成对为民路雨污管道、竹林大道雨污管道、七贤大道雨污管道、幸福路污水管道、云台大道污水管道、健康路排水沟、为民路东延到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为民路下游河道(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大纸坊路口)等雨污管道进行清淤疏通。实施幸福路东延、体育路西延等7条道路工程,启动云台大道高速路口至丰收路路灯安装工程。投资500万元完成茱萸大道、圆融路东段、八一北街、健康路东段行道树、青龙大道北段行道树等道路绿化工程,增加绿化面积7公顷。完成县医院、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庭院内外绿化工程,增加绿化面积2公顷。

  提高城区亮化管理水平。健全完善城区路灯管理体制,加大维修、维护力度,完善城区新建道路路灯亮化,提高城区主次干道路灯亮化水平;下发《修武县居民家属楼院亮化管理办法(试行)》(修美办字〔2014〕1号),建立健全家属楼院亮化管理机制,加大对家属楼院日常亮化的督导力度,及时维修维护亮化设施,确保楼院亮化常态化;抓好城区背街支路和城中村路灯照明工作,确保覆盖全面,不留死角和盲区;累计投入资金25.6万元对公园和重要节点游园内的景观灯进行上档升级,提高亮度,营造优美游园亮化环境;认真落实《修武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区亮化管理工作的通知》(修政文[2013]14号)要求,加大对单位小区亮化的维护和效果的督导落实,加强对新增单位、小区亮化项目的审批及落实工作。目前,全县28条主次干道,126家家属楼院,16处游园绿地,57家责任单位分包的单位小区已全部实现亮化。

  推进城区精细化管理。落实沿街单位、商户、住户“门前五包”制度,与城区主次干道沿街商户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2000余份;取缔城区内露天垃圾堆放点,及时清运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加大力度对城区卫生死角盲点及道路延伸区域、城乡接合部进行摸排和整治,消除卫生死角;实行垃圾定时定点倾倒和集中收集制度,从根本上预防了乱倒垃圾现象;开展城区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专项整治活动,共出动清运车辆150余车次,清理建筑垃圾19处、2450余方;对城区内15个脏、乱、差的问题点进行梳理,建立台账,实行问题台账销号制。目前,城区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明显减少,市容市貌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开展美化工作,提升城市品位。全面整治城区主次干道沿街商户各类店外经营、占道经营等不良行为,营造有序经营环境,确保城区道路畅通、整洁。加大对经营户的宣传力度,在群众中营造声势;对待整治商户下达书面通知,确保执法程序规范;对待不服从管理的钉子户,在确保执法程序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扣押物品等强制措施,确保整治效果。加大集贸市场周边经营秩序、流动摊点的管理,规范夜市排档、烧烤摊点的经营秩序。整治规范城区各类广告标识200余处,确保达到规范、整洁、美观。

  生态为重 蓝天碧水工程扎实有效

  先后实施了大气污染防治专项执法检查、河流涉水污染源排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专项执法检查、整治环境违法问题专项督察、工业堆场和预制商品混凝土企业扬尘专项排查,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重点解决环境敏感、突出问题;加强建筑施工、道路扬尘环境管理。不断完善辖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积极推进城区集中供气管网及配套工程建设,开展农村垃圾中转站及户用沼气池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完成了全县进行“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任务。对全县燃煤锅炉进行排查,对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下发《修武县城区燃煤锅炉限期整治通知》;完成七贤镇宰湾村、申国村、官庄村、西夏庄村、王屯乡范村5个省级生态村和西村乡当阳峪、王屯乡王村、付屯、郇封镇京里村、城关镇赵厂村5个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和6家养殖场污染整治工程。

  彰显美德 “最美修武人”引领风尚

  以努力做到“四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心灵美)为目标,组织开展“美丽修武人”评选活动,成立“最美修武人物”评委会,督导各行业、各系统开展“最美修武人”的评选和报道工作。先后评选出了“最美村级计生管理员”“最美志愿者”“最美母亲”“最美农民工”“最美服务标兵”“最美乡村教师”“最美医护工作者”“最美旅游人”“最美警察”等,年终,将从各行业系统“最美人物”中评选出全县“美丽修武人”10名进行表彰。同时,在全县开展美丽机关、美丽乡村、美丽学校、美丽社区等评创活动,推广使用十大文明用语、纠正十大不文明行为;在农村开展以“评创星级文明户”活动为载体,倡导树立文明新风。重点围绕提高农民文明素质,重点抓好环境卫生、家庭和睦、诚实守信、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方面的星级评创活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县中小学校大力开展“读国学经典,做美德少年”教育实践活动。以《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国学经典为诵读内容,引导全县中小学生弘扬和践行中华美德,争做富有理想、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健康成长的一代新人;扎实开展好太极拳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等“六进”活动,塑造健康美丽修武人。结合文明村镇创建,下发《关于在全县农村开展“评创星级文明户”活动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评创活动。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