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早春,一个必将载入我市水利发展和城建史册的重大战略决策,在这年的市两会上作出:“举全市之力,构建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城市水系,引水入城,聚水润城,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宜居之城。”
时任市长孙立坤向全市人民郑重承诺:“让焦作人民与碧水青山相依,让涓涓细流滋润山阳大地。”
春色秋雨,日月如梭,时过两年,一幅“四廊六脉连山水,三环碧水泛轻舟,五库六湖嵌明珠,湿地生态现美景”的城市水系蓝图,已经揭开神秘面纱,绽放出迷人的风采。
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按照焦作人民的意愿,潺潺入城,圆了几代人的梦。
一条上百米水面宽、5.4公里长的景观河贯穿新城,改写了城区没有一条大河的历史。
龙源湖引水入湖,变成了一湖清水、一湖活水。
灵泉湖从无到有,2000亩景观水面,碧波荡漾,水天一色。
大沙河湿地景观带,美景初现,游人如织。
……
几代人梦圆今天,这是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英明决策、高度重视的结果;这是市水利、发改、住建、园林等部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中站、解放、修武、武陟、博爱等县区,上下同心、协力奋战的结果;这是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五+二”“白+黑”,拼命工作的结果。
决策:引水入城,聚水润城
构建城市水系,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略决策。
水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水系是现代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塑造城市景观空间环境的载体,是体现城市品位的重要标志。
建设城市水系,我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依太行山,南有黄河水,大山大水,背山面水。黄河、沁河、丹河、大沙河穿境而过,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新河纵横城区。大自然青睐焦作,独特的自然资源使我市具备优越的山水城市发展条件。
多年来,我市由于没有科学、系统地规划开发较为发达的城市水系,除龙源湖外,城区难觅一块像样的水面、一条碧波荡漾的大河。
建设绿水青山、河清水秀、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现代城市,成了一代又一代焦作人的梦想。
2012年春,市委、市政府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自然生态系统、环境保护力度,构建防灾减灾体系,打造现代文明城市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打造城市水系,建设“半城青山半城水”的山水园林、生态宜居新焦作的战略构想。
时任市长孙立坤明确指示:“要把城市水系与生态文明、文化旅游、城市发展统筹考虑,用国际化视野、战略家眼光,高品位、大手笔,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水系自然景观,推动城市转型,建设美丽焦作。”
市领导亲自督战,市水利、发改、住建、规划、国土资源等部门通力合作,用如椽巨笔,绘制了一幅“四廊六脉连山水,三环碧水泛轻舟,五库六湖嵌明珠,湿地生态现美景”的城市水系蓝图。
我市城市水系蓝图,西起中南路到焦晋高速公路,东至东海大道,北起影视路到焦辉路,南至济焦新高速公路,面积214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66.9亿元。通过整治城区河道和建设引水工程、调蓄工程等,最终形成“内部大循环,外部大连通”的水系格局。
“内部大循环”,就是使城区6条纵向河道,与南部的新河、大沙河、蒋沟河、引黄入焦干渠以及灵泉湖、吴泽湖等河库交织贯通,营造滨河景观,构建大循环的城市水系。
“外部大连通”,就是借助周边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南引黄河水入城,北蓄天上水调节,西用过境地表水,融汇进城入水系,贯通城区之水与外部之水。引黄入焦工程将引黄河、沁河水一路向北,送入大沙河,向吴泽湖供水。孤山湖水库、影视湖水库、龙寺水库、圆融水库将通过渠系,把天上水、过境水送入城区水系,形成大连通。
“四廊”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新河、大沙河、蒋沟河4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道。对河道两侧高标准绿化,形成城市4条绿色廊道。
“六脉”为城区自北向南流动的白马门河、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李河、山门河6条河道。对“六脉”扩挖疏浚,围绕两侧绿色空间,布置多样性亲水设施,增强游憩功能,在部分河段实施漂流,形成优美的滨水空间。
“三环”就是新开挖怀庆河、山阳河、太极河、七贤河,连通沁泉湖、山阳湖、新河、大沙河;新开挖迎宾河、智水河,连通沁北干渠、蒋沟河、大沙河。通过这些新开挖河道,实现城区水系的相互贯通,打造城市亮点“商业游憩环”“城市休闲环”“历史文化环”,承载景观空间营造、水资源调配、城市河道通航等重要功能。
“五库”就是打造灵泉湖水库、吴泽湖水库、影视湖水库、龙寺水库、圆融水库。在发挥引黄调蓄、农田灌溉、雨洪利用、水质净化、地下水补源、空气调节等作用的同时,兼具生态环境改善、景观营造等多重功能。
“六湖”为龙源湖、许衡湖、白鹭湖、武王湖、沁泉湖、山阳湖。滞蓄洪水,兼具水资源配置、宜居环境打造等功能。
“东西湿地”即借助河库建设,在城区西部建设许衡湿地、大沙河带状湿地,在城区东部建设武王湖湿地和白鹭湖湿地,达到调蓄洪水、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这是一部治水兴邦的鸿篇巨制,其项目之多、投资之大、档次之高,在焦作治水和城建史上规模空前。
这项规模宏大的工程建成后,能使焦作城区形成景观河道150公里,新增水面1.8万亩,新增水库库容3500万立方米,在扮靓焦作的同时,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蓝图已绘就,梦圆当有期。360多万焦作人,热切期盼着圆梦时刻的到来。
决战:上下同欲,协力攻坚
2012年冬,一场前所未有的城市水系建设大决战在山阳大地上打响,从城内到城外,从市区到县区,城市水系建设项目遍地开花,如火如荼。
市领导对城市水系建设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孙立坤多次语重心长地说:“‘十大建设’首要的是城市水系建设,城市水系建设是真正的提升工程、形象工程、亲民工程,项目早一天建成,群众就早一天受益。要加快运作,早建成、早投用。”他身先士卒,跑遍了每一个项目建设工地,仅从去年7月1日到12月9日,就6次亲赴城市水系建设一线,现场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在城市水系建设每个阶段,市领导张文深、王明德、贾武堂、宫松奇、李世友、胡小平、王建修等,都多次听取城市水系建设专题汇报,并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指导。
承担城市水系建设重任的市水利局,不辱使命、不负重任,全体干部职工牺牲节假日休息,全身心投入工程建设中。城市水系工程量大,很多项目都是交叉进行,并有从开工到完工的各个时间节点要求,该局领导班子每人都分包多项工程,个个都像“拼命三郎”,“五+二”“白+黑”,每天都深入分包项目工地,检查施工质量和进度,协调解决具体问题,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去年冬天,在引黄入焦工程建设的最关键时期,该局副局长胡卫军连续两个月没休息一天,每天都工作到深更半夜。去年12月23日下午,正在龙源湖引水的该局副局长尚安峰突然晕倒在现场,在场工作人员急忙把他搀扶到车上,劝他去医院检查,他却说:“马上要通水了,工程一天也不能耽误。”在汽车上休息了一会儿,他又投入工作当中。
市住建、规划、国土资源、园林、河务、公路等部门,武陟县、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等单位和县区,在城市水系建设中同心协力,圆满完成了各自承担的艰巨任务。
市国土资源局在负责白鹭湖湿地施工过程中,局领导和项目负责人废寝忘食、高度负责,道路修建、土方挖填、湖底防渗、供水管道敷设的每一个工地、每一个时间节点,都留下了他们辛勤的汗水。
市住建局在负责普济河治理过程中,参与施工的干部职工不分节假日,不论白天、黑夜,经常深入绿化地整理、边坡杂草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处理、河底整理、河底截污管道敷设等施工一线,督导施工进度,检查工程质量,确保了工程建设的高效、优质、快速推进。
市园林局在负责引黄入焦干渠、大沙河湿地公园等处的景观绿化过程中,坚持高点定位,作好顶层设计,建设生态景观,修建亲水平台,栽植花草树木,为建设山水焦作作出了突出贡献。
市河务局积极参与城市水系规划和引黄入焦工程实施等工作,主动作为、当好参谋,在引黄取水许可证办理、穿沁工程防洪影响评价报告论证、穿沁倒虹吸水平定向钻施工与沁河防汛安全关系处理等工作中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为引黄入焦工程的顺利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城市水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县区,各地以城市水系建设大局为重,苦干实干,无私奉献,付出了巨大努力。
为支持城市水系建设,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干部群众顾大局、识大体,舍小家、顾大家,去年6月启动征地拆迁工作,不到2个月,大沙河治理工程占地涉及的2138个农户、引黄入焦工程占地涉及的77个农户全部完成征迁。去年11月,大沙河绿化带开工建设之前,一周时间完成2000多户征地拆迁。沁北干渠要从示范区穿过,涉及2个街道4个村,占地165亩,麦收刚过,干部群众就迁坟、整地,只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征地、地面附着物迁移。
穿沁倒虹吸是引黄入焦干渠的重要工程之一,也是沁北12.92公里干渠的瓶颈工程,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承担此项任务的黄河华龙公司经过3个月苦战,创造了管线距离最长、管道埋设最深、钢管直径最大、管壁最厚、防冒浆技术最难的5个国内治水史上之最。
承担大沙河生态治理项目的建设者们,从今年4月开始会战以来,没休息过一天,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每天都工作11个小时以上。第三标段项目部经理李德利80岁母亲摔断4根胸骨住院,他都没回家,坚持战斗在工地。
决胜:
利在当今,泽被后世
两年奋战,喜结硕果;城市水系,初露端倪。我市城市水系由四廊六脉、五库六湖、东西湿地编织而成,以拦蓄天上水、引来黄河水、留住过境水为水源支撑。整个水系由纵横交织的中小河流相连接,构建城市水网,五库六湖点缀其间,形成生态水系格局和秀美景色。
奔流不息的黄、沁河水被成功引入城市水系,改写了我市在家门口用不上黄、沁河水的历史,经济社会效益也凸显出来。面对63年以来最大的干旱,引黄入焦工程大显神威,干渠沿线群众浇上玉米“保命水”,今秋玉米喜获丰收。引黄入焦工程每年可引水3300万立方米,为我市工业、农业、生态和景观提供用水,仅新增灌溉面积就多达15万亩。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大背景下,确保水资源有效供给,将是留给焦作子孙后代的一笔巨大财富。
龙源湖3次引地表水入湖,年可引水500万立方米。一湖活水、清水改善了生态环境,飞鸟成群的水面景观和动人景色吸引来八方游客。沁阳“骑行天下”俱乐部的12名成员游览龙源湖公园之后赞不绝口,其领队宋雷生说:“没想到焦作还有这么大、这么美的湖,生态好、环境美,提高了城市品位。”
12公里长的大沙河带状湿地建设接近尾声,焦克路桥之上游2公里初见成效,河道内栽种以芦苇、蒲草、荷花、红柳为主的生态水生植物,堤外是50米绿化长廊,已初现生态体验、水景观、亲水游、田园风景等壮美景观,每到节假日,都有许多人来此郊游、休闲、健身。
18.5公里长的大沙河治理激战正酣,5.4公里长的迎宾路大沙河生态景观带已形成120米到220米不等的水面景观,风景靓丽。
影视湖水库、龙寺水库、圆融水库和吴泽湖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这些工程可望明年建成投用。
规模宏大的城市水系建成后,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城市水系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城市空间,提高城市价值,更有利于建设国际旅游之城、山水园林之城和生态宜居之城。
城市水系可有效保障灌溉及工业用水,大大小小的蓄水工程能解决70万亩耕地的灌溉需求,可保障产业集聚区工业用水之需,使未来工业发展有可靠的水资源保障。
城市水系可保障城区防洪安全,利用河、湖、库、渠,通过拦引蓄等措施,可将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有效保障城区安全。
城市水系可有效改善小气候,有效提高城区湿度,改善空气质量,形成良好城市气候环境。
山青映北郭,水碧绕山阳,这一天不再遥远。
一个泛舟河上、人水相依的宜居之城,一个碧波荡漾、河清水秀的中原明珠,一个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新焦作,很快就会呈现在世人眼前。
标题书法:田立杰
压题照片 龙源湖公园鸟瞰图。
本报记者 赵耀东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