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卡利亚里的老城小巷
清化老街
青春真好
希腊文明何以更精致?
神偷贾二
真材实料的财经真相
风吹走雁鸣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化老街

作者:□张艳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也许是因为读初中时才搬到清化镇居住,我与这座古镇在很长时间里都是隔阂的。

  如同那时的我在这座古镇没有历史一样,我也不知道它的历史。我以为那几条崭新热闹、繁华喧嚣的街道就是清化镇。几年之后,我才知道在这热闹背后,有着另一种古老的繁华,那就是藏在时代背后的清化老街。

  作为晋豫交通要道上的商业名镇,清化镇的繁荣被商业塑造而成的。曾经的繁荣景象虽然无法复原,但还是能够从时间的印痕中找到线索。商业街无疑是这个古镇曾经留下印痕最深的地方。

  清化老商业街以西大街为主要街道,东西长达数公里,本地居民习惯地称之为清化街。而清化街与另一条老街的交叉路口被称之为“大十字”。我有好几年都搞错了“大十字”的具体位置,因为它与现在镇上众多的十字路口相比,已经算不上“大”了。但这个地名可以显示出老商业街曾经是古清化镇的中心街道。

  老街两侧店铺林立,有一些古老的店面被保存了下来。虽然古镇历史上记载的“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可书可记者达120余家”的辉煌已无法再现,但这些古老店面仍然透露出当年的景象。厚重的门板、高高的廊柱、漆黑的瓦檐、考究的店面风格,似乎都是古时繁华在这里留下的印迹,供后世遥寄、凭吊,供我们怀想。

  20世纪30年代,清化镇的丝绸、鞭炮、烟丝、竹器、生姜、怀药等在全国享有盛名。当时,主要商铺仍集中在老商业街上。它的繁荣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老街上尚存的老新华书店,清化炮扇合作社等建筑表明了它仍是那个时代小镇的商业中心。目前,老商业街里的店铺以土特产、小食品批发、小饭馆、菜市、肉铺等传统店铺为主,保留了一些传统商业项目。虽然在节假日期间,街上依然人潮涌动,非常热闹,但它已经不再是镇上的商业中心,也不是主要购物街区。小镇商业中心的转移,让古老的商业街,呈现出一种落寞的表情。

  清化镇的古民居建筑主要围绕在老商业街周围而建。老街两侧的民居古建中有大户人家,如“谢驸马院”周围几个院落,大门上的雕刻精巧别致,院落有的多达四进,院落之间的门楣石联均保存完好,雕工精湛。房屋的建筑样式有的高大宏伟,有的精巧别致,体现了中原古建筑的特色。走进这样的院落,仿佛穿越了时间的大门,走进了数百年前小镇居民的生活。富庶、祥和、雅致、安康,都是描摹这种生活的关键词。但这样的院落毕竟有限。这种有限不仅是说这样的建筑形态,更是说它的保存状况。与这些被完好保存的院落产生鲜明对照的是,那些坍塌的墙壁、蒙尘的门楣、结网的窗户和新老建筑的混杂……

  除了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清化镇还有另一种典型的市井民居,即“过路院”。这是清化镇民居的一个特色。许多连在一起的房屋并无专门的院落,而是相互打通,通道即是院落,从前街一直通到后街,有的长达千米。过路院中也有石雕等古迹,有月亮门等古典民居特色。

  我曾听人说过,清化镇的人口密度远远大过周围其他县城。人口密度较大恰恰反映出那里商业的发达。因为农业是最需要土地的产业,需要人口与土地面积符合规定的比例,而商业则最大限度地将人集中到有限的空间中。“过路院”就是清化镇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人均居住面积较小的反映。它没有大家闺秀的品格,却有小家碧玉的气质。我第一次被同学领着去看“过路院”时,就被它惊艳了。与大户人家的庭院深深不同,这是另一种庭院深深,别有风味,是独属于清化镇的庭院深深。因为我还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这种“过路院”。后来,我专门探访这些“过路院”,深入感受古镇的别样风情。但近几年,我再去时发现的却是“过路院”里贴瓷片的新房越来越多,仍然通畅的“过路院”越来越少了。

  虽然老建筑在快速地消失,但现在的清化镇,与西大街相连的数条街道,如阁前路等,还基本保留着古老街道和建筑的原貌。随便由这些老街道进入两旁的一些小巷,如曲径巷等,也都可以看到众多古建民居。其中,曲径巷在我印象中最为深刻。读高中时,我总是通过这条小路抵达在广场旁边的博爱一中。如同它的名字一样,这条小巷窄小弯曲,如果你不熟悉地理环境,也许会认为它是死胡同。但它却“曲径通幽”,通向了这个小镇曾经的广场。而这窄小的巷子里深藏的几座围墙高高的深宅大院,是最让我惊艳又惊奇的。好几年里,我都一直在猜想那高大的院墙后到底有几进院落,是什么模样。直到今年春节,我看到老房子大门紧闭,也没有张贴春联,那里已经无人居住了。我看到里面的房子有许多已经坍塌。那曾经在我想象里存在了很久的典雅生活,也一并坍塌了。

  除了这些古民居、院落,在清化的老街里,还深藏着许多古寺庙,如青莲寺、白衣堂等。其中,尤以青莲寺的历史最为悠久。据说,青莲寺始建于公元4世纪。据寺庙中石碑记载,青莲寺在唐代达到鼎盛,不仅建筑规模宏大,还铸造了许多石刻造像,所以时名为青莲石佛寺。后来因为寺院主体火灾被毁,改名为石佛堂,后世历代也都有造像。现在青莲寺恢复了唐代时的青莲石佛寺原名,寺中还藏有一些古代石刻造像。虽然有些造像已经残破,但它的时代特色仍然清晰。寺里的碑刻记载着寺庙的历史,也记载了这座古镇的历史与沧桑;而寺庙的古老也印证了小镇在时光中留下的粗大年轮。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