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树勋 通讯员许来伟)最近我市进行的每季度城区环境卫生大检查中,中站区继续蝉联第一,这也是该区连续第三十一个季度保持全市城区第一名。“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实现管理网格化、保洁制度化、监管常态化、质量精细化,是中站区保持环境美丽的关键所在。”该区区委书记王付举说。
管理网格化。该区主要领导带领有关部门和街道负责人对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先进村、社区进行现场观摩,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治脏乱,城区无死角,管治相结合,整体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将全区划分为44个网格105个管理单元,明确每个网格和单元的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和工作标准,增强了各街道和分包单位的责任意识,促进了部门联动,实现了条块结合。
保洁制度化。该区先后出台了清扫保洁员管理制度、垃圾清运处理制度等,卫生责任区域坚持定时清扫、及时清运,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持续保洁。根据美丽乡村的硬化、绿化要求,该区投资3600余万元,整修了光华路、中冰线、许官线、赵庄—高窑河、焦张线和许官线6条道路。县乡道路养护率不断提高,三个涉农街道均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站,实现专人管理,县、乡、村道养护率分别达到100%、63%、54%,绿化率分别达到95%、90%、90%。
监管常态化。该区坚持“日巡查、周抽查、月通报、季考评”的督查制度,每天都有区有关部门、街道工作人员到村、社区明察暗访,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今年年初以来,该区共下发环境卫生督导通知单73份,整治垃圾乱堆乱放、“三种经营”、车辆乱停等问题100余个。此外,在对全区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的基础上,该区还确定全年新创和通过届满复审的市级以上卫生单位24个,创建市级无烟单位5个。
质量精细化。针对城乡环境卫生治理的各个环节,该区明确标准,规范行为,定期抽查,逐步实现环境卫生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病媒生物防制是基础性工作,该区组织各街道及环卫处等部门集中投药,并对公厕、垃圾中转站等重点部位进行多次定时消杀,对分布在居民楼院、农贸市场、单位、游园等重点部位的病媒生物防制设施进行更新,有效控制了“四害”密度。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