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山阳城 上一版3
给母亲守床
麻将启示录
祖孙情
我心中的好诗
心 象(组诗)
红酒絮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麻将启示录
——读《方城之中的智慧》(代序)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从宋元时期历经千年沧桑流传至今的麻将牌,在全世界五花八门的赌博工具中一枝独秀。因此,被世人称为“国粹”“天下第一赌具”,可谓是国民的骄傲,也是民族的悲哀。作为一种赌博工具,它被屡禁不止;作为一种文化,将近千年以来,在西风东渐的影响下,唯独没有受到影响的是它,而且至今没有人解开它的身世之谜。

  《方城之中的智慧》一书,围绕“麻将文化”这一主题,从社会影响、博戏形式以及对人的身心危害等方面,创造性地以数十篇发人深思的随笔为经线,以古今中外与麻将有关联的故事为纬线,从而使理性的说教变成了清泉般灵动、绿叶般鲜活的文字。

  《方城之中的智慧》虽是一本关于麻将的书,但是作者意不在探究赢牌套路,更无意去炫耀制胜绝招。作者却脱离了形而下的层面,浓墨重彩地书写了麻将中的智慧和文化——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本集麻将文化之大成的作品,并且在思想性和文学性方面实现了较好的融合,为当下社会上无节制的赌博之风,作出了鲜明的时代注脚和耐人寻味的文学诠释。许多时候,与其说是作者在写麻将,不如说是作者借麻将在解读关于麻将的文化,以及每一个“麻将人”的心理,同时也在彰显作者自己关于麻将的独特思考和文化观念。

  《方城之中的智慧》是作者的第一部文集。尚保先生长期在行政机关工作,用他自己的话说,尽管之前写过无数的公文,但真正“涉文”尚属首次。通读全书可以看出,他此前没有写,并不等于他不能写。作者在文集中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到西方学者的著名文献,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可以看出他阅读视野之广阔,文化积淀之深厚。除此之外,作者还在文集中灵活运用了大量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诗词佳句。如作者在说明麻将牌每一张都各有所用之时,引用了《水浒传》中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的故事。作者首先从数字上引起了二者的对应,即麻将牌中万、饼、条三类牌加在一起恰好是一百零八张,然后再从性格的独特性写起。如写鼓上蚤时迁虽然相貌丑陋,但却身手敏捷,独自潜入东京府盗得徐宁宝甲,立了一大功。作者用《水浒传》的典故来阐明这个道理已经很明确了,但还不够,作者又引用了宋代诗人卢梅坡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让这个道理不仅变得有形,更变得有色有香。最后作者又用师旷弹琴的典故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道理。中国古典文学中有一种写法叫作“一咏三叹”,我们且不说作者是否有意识灵活运用了这种写法,但是客观上文集真的达到了余音绕梁回味不绝的艺术效果。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这些林林总总的文化元素进行巧妙地组合,最后完美地融为一体,梳理出一套关于麻将的文化理论。在众多学者热衷于为民众“制造困惑”的当下,何尚保先生敢于直面现实,而且采用如此明晰流畅的论述和优雅洗练的文风,以其宏大的历史视野和饶有趣味的写作方式,为读者奉献出一本充满教育意义,更是启迪大众心智的好书。其善莫大焉!

  □韩 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