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你要到中站区龙翔街道的葫芦寺景区去看芦荻纷飞,不必再绕10多公里被称为“九盘十八弯”的许河村到北业村的盘山路,而是由赵庄村的自然村高窑河上山,直接到北业村,开车仅需10多分钟。这条路见证了龙翔人的艰苦创业精神。
11月8日,记者专程赶到高窑河村,不仅亲眼见证了最后一米道路铺设柏油的场景,而且首次驾车游览了该条道路。
但见道路两旁,层峦叠嶂,森林密布。用当地群众的话说,这条道路不仅是一条旅游路,也是一条致富路。
该街道党工委书记周战营说起修路的艰辛感慨万干。他说,龙翔街道40多名机关干部和赵庄村的干部群众不要一分钱报酬,每天吃住在山上,顶着山风露天作业,3个月时间开挖土石方数百万立方米,节省费用200多万元,修通6公里山路,为的是让藏在大山深处的旅游资源造福山民。
高窑河坐落在两山之间,只有十几户人家,这个小村庄是该街道赵庄村的一个自然村。中站区的北部山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从前山到后山交通不便,目前只有一条从许河村到北业村的道路。开辟一条距离短且便捷的进山道路已成为开发旅游资源的当务之急,周战营带领工程技术人员经过多次勘察,规划了修建高窑河到北业村的道路。
2012年12月31日,龙翔街道组成的40多人的施工队伍,打破了大山的宁静。
一听说修路,赵庄村的村民马上来了精神,不等村两委动员,在外打工的郜胜光、郜栓柱等人就主动放弃挣钱机会赶回来参战;在外办厂的许保良无限期宣布关厂,带着几名年轻精壮的工人加入了义务修路大军。该街道的班子成员更是身先士卒、人人请战,每天和赵庄村的30多名劳力轮流吃住在山上。
记者在游览中来到一个叫“老虎嘴”的地方,周战营介绍,“老虎嘴”山崖有一个足球场大,要把它削平,可以想象工程量有多大。可修路队人员每天腰上绑着绳索,一头固定在树上,穿梭在“老虎嘴”里,许多人身上被石头摩擦得青一块紫一块,10多天后,他们生生把“老虎嘴”磨平了。当时正值数九寒天,天寒地冻,每修长1米、宽8米的山路就要开挖土石方20多立方米。他们像蚂蚁搬家一样,从山下开挖道路到山顶,整整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终于打通了高窑河到北业的道路。由于有了土基路面,今年被作为市、区道路项目进行建设,为这条道路铺设了柏油。
这条路开工时没有举行仪式,土基路面竣工时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柏油路铺好时同样没有举行任何仪式,可记者看到赵庄村上百名老少爷们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见证这条道路的收官。高窑河村村民刘喜梅含着眼泪告诉记者:“参加修路的人,都是积德行善的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