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关于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的六项要求的通知》文件的出台,是强力推进干部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产生了强烈的思想共鸣。文中的“六条要求”更是为广大党员干部明确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要不折不扣地落实这“六条要求”,必须将“心随责走、勇于担当”这一理念植根于广大党员干部心中,强化“为民务实清廉”的宗旨意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站位大局,心随责走。目前,我市的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正在持续推进,“十大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作为焦作中心城区的山阳区,广大党员干部自身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与其密不可分。因此,全区党员干部必须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神圣的使命感,全力服务好“十大建设”和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为打造美丽焦作贡献力量,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山阳区取得了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和做法,但面对全区人民的迫切期盼,面对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格局,我们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还有很大差距。此外,“作风浮漂”“不敢啃硬骨头”等干部不作为现象,也在部分干部身上有苗头性倾向。因此,全区党员干部必须对照这“六条要求”,自查自纠,深刻剖析,触及灵魂,继而让我们的党员干部形象焕然一新。
明确责任,全力而为。责任心强不强,是决定我们的工作能否完成好的重要因素,是衡量干部作风的重要标准,是检验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也是成就事业、推动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永无穷期,发展永无止境。具体到山阳区来说,就是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审视自己的定位,明确自己工作的方向,坚持一切从山阳区实际出发,紧紧抓住我市出台的中心城区发展的各项政策,围绕“务实重干、加快转型”的总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一室七组”工作机制撬动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通过大力推进特色商业区建设,充分发挥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项目集聚作用,加快建设丹尼斯扩建、盛业清华园、万基华府、科艺小区改造、太行名府、太极体育中心东南角开发等项目,打造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升级版,以项目建设推进城市转型、社会转型和领导方式转变,持续提升中心城区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并用经济发展的各项成果反哺民生事业。
创新方法,勇于担当。工作有难易之分,能力有高低之别,但关键还是能不能勇敢地承担起自身的责任,有没有强烈的责任心,这也是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山阳区近年来的发展实践也证明,只有党员领导干部全身心地投入,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才能顺利推进,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在山阳区近年的发展过程中,仍有一些干部墨守成规,畏首畏尾,遇事推诿,不敢拍板。究其根源,还是怕出问题,怕担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事业要发展,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谋求福祉,必须要求一大批干部敢于创新工作思路,敢于站出来,否则,就是不称职的干部,会失去一个个发展良机。为此,我们将进一步强化三级督察问责机制,敢于“亮丑揭短”,加压驱动,奖罚分明,真正让有为者“有位”,让无为者“让位”,让担当者受保护,让慵懒者受鞭策,让逾线者受惩戒,从而营造出求真务实、敬业奉献、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群众需求和期盼也会不断升温和深化,作风建设将永远在路上,为民服务时刻不能松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应该成为检验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刚性”指标。“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有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使命担当,勇于担责、忠诚履责、尽心尽责,这样我们才能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自己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