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查摆发现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着为官不为、不敢担当的情况。鉴于此,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的六项要求,对症下药,及时准确,现实意义重大,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市干部作风的转变。
一、让党员干部愿为想为。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扭曲的“政绩观”被亮起了红灯,各种“隐性福利”被画上了红线,有的党员干部觉得“多干重责、少干轻责、不干无责”,有的感觉“当官没劲”,“工作找不到动力”,出现了“不想为、不愿为”的思想。出现这种思想,归根结底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出了问题。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愿为想为,源于政治上的坚定、思想上的清醒和党性的纯洁,我们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坚定道德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做到信仰不变、宗旨不移、方向不偏,切实解决好党员干部思想上“贫血”、精神上“缺钙”、行动上“乏力”的问题,筑牢“敢于担当、为官有为”的思想基础。
二、让党员干部能为善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有办法,有本领才能有所作为。当前,在干部队伍中,有一些干部并不是不想作为、不愿作为,而是存在“能力恐慌”“本领恐慌”,缺乏真本事、硬功夫,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导致工作力不从心。这就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下大力气苦练内功,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善于学习。坚持完善各级中心组学习制度,全面学习政治、经济、科学、管理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善于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为我所用,勤于在工作实践中总结提炼,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其次要善抓落实。大力发扬认真务实精神,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绝不能“说说算了”,要做到“说了就干,干就干成”,以实干和落实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让党员干部为者有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历来是广大干部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直接影响干部群众乃至社会的价值取向。一方面,严格干部考评。建立完善干部考评办法,对项目建设、信访稳定、民生保障、依法行政、党的建设等主要工作实行定期现场报告制度,改变过去那种年终一次考核、一锤定音的考评方式,形成多次考评、广泛参与的评价模式,谁敢于担当、谁干得出色,一目了然,主要领导自然心中有数。另一方面,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干部的使用上,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坚持“五重两参考”的要求,不唯亲、不唯票、不唯分,大力选拔任用敢于担当、敢于作为、依法办事、实绩突出的干部。
四、让党员干部不敢不为。制度管长远,管根本,治理“为官不为”的根本还要靠制度。通过各项制度的健全和落实,进一步明确党员干部应该干什么、怎么干、干不好怎么办,以制度的硬约束来严格规范从政干事行为,让干部不敢不为。首先要健全工作机制。今年年初以来,我区首先强化督导,实行重大项目建设、重点信访案件、部门财税收入等工作周报告制度,表扬工作开展好、推进快的单位和责任人,批评工作拖拉、效果不明显的单位和责任人,形成人人有压力、个个有担子的工作氛围。其次严格惩处,将“为官有为”作为领导班子和个人年度综合考评、公务员评级评优、干部任职提拔的重要依据,采取政风行风评议、群众满意测评、考评结果兑现等多种形式,让党员干部不敢懈怠、不敢渎职、不敢失责、不敢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