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阎河)麻醉,是现代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技术。但是,为患有全身肌肉萎缩、被称为“渐冻人”的患者进行麻醉,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日前,市人民医院成功为我市一位58岁的“渐冻人”实施了麻醉。据悉,这在我省尚属首例。
据了解,“渐冻人”通常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或运动神经元病,是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受损之后,导致包括延髓支配的肌肉、四肢、躯干、胸部和腹部的肌肉逐渐无力和萎缩,早期症状轻微,易与其他疾病混淆,患者可能会出现无力、肉跳、容易疲劳等症状,渐渐发展为全身肌肉萎缩和吞咽困难。最后,患者会出现呼吸衰竭,直至死亡。
这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渐冻人”为男性,今年58岁,发病已经有3年。患者从开始的肢体无力、肌肉萎缩到现在的呼吸费力、吞咽困难,病情越来越重。这次患者入院治疗的重点是解决进食问题,需要在患者麻醉状态下往体内放置一个长期的胃造瘘管,以便从管子中打进食物,维持患者的生命。按常规来说,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手术。但是,这次因患者的特殊病情给医生的麻醉带来了巨大挑战。因为,由于这位患者的呼吸已经受到了影响,麻醉药物的应用随时都有可能使患者停止呼吸。如果给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通过仪器来维持呼吸,很有可能造成术后患者无法自主呼吸,形成终身带气管插管的状况。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张占军专门就患者的病情在科室组织医生进行讨论。讨论中,他特别提出,患者现在虽然不能动,但意识完全清醒,如果采用局部麻醉,患者会非常痛苦,术中很有可能造成心血管系统不稳定,也有可能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术后的恢复。最后,经过广泛讨论,张占军决定让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实施手术。
为了确保手术麻醉成功,张占军与同事制订了周密的麻醉计划,使用两种静脉麻醉药让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再经鼻置入鼻咽通气道,确保患者呼吸通畅。之后,再在手术部位辅以局部麻醉。
手术中,张占军时刻关注着患者的细微变化,并控制呼吸囊将氧气经鼻咽通气道送进患者体内,保证患者身体所需的氧供,确保整个手术过程中患者状态平稳。最后,经过该院多个科室的共同努力,顺利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术后,患者很快苏醒,呼吸功能未受影响,各项生命体征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