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
近日,北京一老外拦下占用自行车道的小轿车的新闻,引起舆论关注(见下图)。有媒体呼吁国人反思,为何我们不敢这样?有网友表示,因为我们的社会风气不鼓励这种做法。且不论车主会如何嚣张,就连围观者也会指责你“自私”,为一点小事阻碍交通。对此,你怎么看?
【观点1+1】
@湖北宋君:社会风气,社会正能量,就需要如此引导,就需要挺身而出。如果都不敢出来劝阻不文明行为,这个社会还有未来吗?
@吉林萧春融:弟子规里有句话:“不管己,莫闲管。”几千年来,中国人普遍都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长久形成的处事风格一旦打破就会被当成另类;而做错事一方也因多管闲事者不按常理出牌而不接受,或是恼羞成怒。但老外受他们国度文化和教育的影响,拦下小轿车在他看来是应该做的事情,这种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倡导。
@学苑范梦园:很多人遇到这种事情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只要没影响到自己,很多人装作没看到。国民素质不高、法律意识薄弱,导致违规现象的出现。公民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遵纪守法,国家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两者做好了,社会风气也就好了!
@往事随风wg:我想这就是外国人和中国人的区别:外国早就用法来治国了,我国虽然也有多种法律法规,可因为长期以来都是权大于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现象很普遍,这就不难理解了。
@苏懿谅谅谅:不是国人素质低,而是我们缺少勇敢精神和自律意识。如果每个人都能为公众考虑,遇到违规事件敢于站出来批评指正,相信会大大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率。
@叫我冬云兄:我昨天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就在想:有人拍照,那有没有人前去帮忙?难道都是在旁观吗?
@Yang森很懒:这确实是国内文化造成的。要是国人肯定不会这么做,一是怕挨打,二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觉得这就是作秀。国人如果挡道,大家都会认为这人有病,或者多管闲事,更别提上新闻了!国人丢个自行车,警察懒得管你;外国人一丢自行车就全城搜寻,一会就找到了!我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青青子衿啊:机动车占用、使用非机动车道,在我们这个小城市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了,连交警都不管,我们更不敢管了。老外“较真”是因为在老外的眼里,规则高于一切,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初时点默: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我看到老外脱了鞋子听音乐。还有一次,在火车站我给老外指引到了候车厅,老外激动地跟我握手,表示感谢。老外在中国,既有不雅的行为,又常传递正能量。对不好的方面,我们需反省自己是不是也做过;好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其实就这么简单,不至于引发国民素质是否低下的讨论。
【下期话题】
媒体的话语权
近日,《辽宁日报》刊发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披露了一些高校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知识时随意抹黑现实,甚至丑化历史的现象,引起了网民的广泛热议。但《辽宁日报》的公开信遭到了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学人的轮番炮轰和围攻,甚至被他们控诉,媒体的行为试图褫夺大学教师的批判权。对此,你怎么看?
(参与热点话题讨论,请关注《焦作日报》官方微博:@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郭 剑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