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刘婧 通讯员朱宗矗)昨日,记者从市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到,今年我市多部门联合开展了以集中整治B超市场、整治人工终止妊娠技术服务机构、整治药品销售市场,打击“两非”行为和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三整治一打击”专项治理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办“两非”案件63起,查处非执业资格人员从事B超诊断业务13人,注销生育证19个。
“两非”是指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据了解,“两非”问题是导致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严厉打击“两非”是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严厉打击“两非”行为和溺弃女婴等违法犯罪活动中,市、县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市县两级政府、政府与部门、部门与科室之间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把专项治理行动分县市区、部门签入责任目标。坚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和月情况通报制度;加大对典型“两非”案件的曝光力度。
与此同时,我市还公布了举报电话、举报信箱,鼓励群众举报和投诉。全市人口计生、公安、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工商等多部门加强联合执法,市、县两级抽调计生、卫生、药监、公安、工商部门执法人员集中办公,联合执法,深入开展清理清查、信息核查,深挖线索,责任倒查,整治打击利用超声技术和其他技术手段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机构和人员;非法购置、使用B超及染色体等检测设备或未经登记批准使用的;违法制作、发布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等非法医疗广告;非法销售和使用终止妊娠药品的单位等,依法打击“两非”行为和溺弃女婴、拐卖妇女儿童等违法犯罪活动。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市还制定下发了《焦作市查办“两非”案件区域协作工作规范》,利用全国“两非”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了网上案件协作、移交,利用出生实名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与医疗保健机构建立了双向信息核查机制。
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办“两非”案件63起。其中,妊娠14周以上孕情消失、非法人工终止妊娠手术案23起,非法销售终止妊娠药品案19起,违规使用B超诊断案18起,违法发布非法终止妊娠广告案3起。查处非执业资格人员从事B超诊断业务13人,没收终止妊娠药品69盒。
据悉,此次查办案件中,有19对持二孩生育证的夫妻,在妊娠期间进行了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按照《河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条例》规定,对这些生育证进行了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