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 言
本报通讯员 王海燕 王明军
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莫过于人民幸福。
牢记出发点,修武县1.4万余名党员走在践行群众路线的大道上,经历了一场触及思想和灵魂的党性“大考”,交出了一份关乎民心向背、人民群众满意的作风建设成绩单。
头雁效应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修武县委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各级“一把手”率先垂范,真改在先、真干在前,形成巨大的“头雁效应”,带领广大党员干部除积弊、树新风,把作风建设的成效落到实处。
西村乡东岭后村、云台山镇横河村地处豫晋交界,人迹罕至,像这样偏远的村庄,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几乎都走到了。郭鹏说,只有走到群众中,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真心体察民意,才能真正发现问题。修武县委副书记、县长卢希望深入联系点郇封镇万箱铺村、郇封村以及华芳修武纺织有限公司、大用实业、郑云高速等农村、企业车间、项目现场察看情况,现场办公,帮助基层协调解决实际困难。
县委副书记辛丽华、县委常委和其他县级干部积极到所联系的乡镇、村、分包的企业(项目)、分管的单位,围绕对县委和县政府工作、对县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四风”问题、对县直单位工作开展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建议,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就严格标准,突出问题导向。
职责、压力、使命,一级一级传导。不护短、不走样、不懈怠,做清醒人、明白人、局中人、带头人,各级“一把手”既挂帅,又出征,一马当先。在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标杆、向我看齐”的引导下,修武县广大党员干部走出机关大院,深入基层。乡镇干部“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村干部“联系不漏户、党员心贴心”,社区党员帮困难居民实现“微心愿”,领导干部上一堂“民情体验课”……或许,群众无法一一记住这些活动的名称和做法,但他们的切身体会是一样的,那就是广大党员干部找回了群众观点、站正了群众立场、强化了为民宗旨。
今年7月10日至11日召开的修武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辣味十足,让人记忆犹新。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抛开面子,亮出里子,把过去不好意思说的、不敢说的、别人没想到的话都说了出来,戳到了痛处,点准了“麻骨”,引起每位县委常委思想上的强烈震撼。既红脸出汗,又加油鼓劲,以此为带动,全县凝聚了人心,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
党建元素
佩戴党徽,我是党员。在修武县,无论是走访慰问,还是征求意见,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佩戴党徽,亮明党员身份。各级党员干部把党员身份、党徽、党旗、“人民至上、共产党好”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党建元素融入活动中,切实转变作风、解决问题、助推发展。在召开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县委班子成员身着正装,佩戴党徽,会议室悬挂两面鲜艳的党旗,墙上张贴“民心向背”文字;在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中,悬挂“人民至上、共产党好”等横幅,烘托党群鱼水深情;在执法监管、窗口服务部门设置党员示范岗、先锋岗、模范岗等工作牌,充分展示党员形象,并接受群众监督,通过在活动中体现一系列党建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和为民服务意识。
活动一开始,修武县就围绕群众最为关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项目,确定了民生改善、城乡一体化、旅游发展、社会管理、文化建设等十项重点工作,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纳入十项重点工作范畴,实现经济工作与党的建设有效对接、重点工作与群众满意度有效对接。在推进过程中,修武县把十项重点工作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平台,政府狠抓工作进度,畅通服务群众“最后1公里的前900米”,党委狠抓工作背后的民心向背问题,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公里的最后100米”,通过党政合理分工、精诚协作,算好经济、政治“两本账”。
工作落实不落实,细节说话。修武县以细节措施推动工作,确定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走过场、社情民意收集、旅游环境、企业周边环境、招商选资、信访制度创新等10个群众路线难题,并将每个难题分解成包括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整治效果的100个以上具体细节措施加以推进,每周通报进展情况,定期公开整治成效,并形成政治生活常态化(务虚会)制度、解决难题隐患和建议制度、乡镇党政班子民心向背评议制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党建元素制度、群众路线难题专项整治制度等长效机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称赞。
党群连心
采访中,记者听说这样几件事。
苏小凤是修武县城关镇南门村村民。她由于长期在外打工,2012年村里张榜公示失地农民社保名单时,把她给遗漏了。她多次向乡、村反映情况,因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没有结果。今年,苏小凤失地农民社保案被修武县列入68项信访积案之一,由县委主要领导分包,妥善解决了拖了近两年的难题。
80岁的张鸿府老人在修武网上发表了《我给政府提意见》一文,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看到其中提到“县运河路段有断头路,多处坑洼不平”等情况,相关部门迅速整改,短短一周时间,投资3万余元对运河路进行了整修。张鸿府老人有感而发,赋诗一首:“百姓尊贵比天高,官是林中小小鸟。日日衔泥苦中乐,献给百姓筑新巢。”
原焦枝铁路民兵守护营人员常小狮因工伤待遇问题,多次赴新乡军分区、省军区、济南军区上访,40年无果。分包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委积极与县武装部、焦作军分区沟通协调,10余次赴省军区和新乡军分区,最终协调补偿金全部到位。
……
党员干部作风有没有问题,群众看得最真切、感受最直接。活动中,县级干部利用每月的“五民”集中活动周、每周四的定期走访听取意见日,深入基层,重点对按政策规定应拨付而未拨付或未足额拨付的资金、已立项批复但未实施或进展缓慢的项目、应兑现而未兑现的相关物资以及承诺解决但尚未解决的其他问题进行调查统计。广大党员干部通过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和征求意见表、访贫问苦送温暖等方式,重点征求群众对各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四风”问题、干部作风建设、群众急需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活动期间,全县各级领导干部共走访群众4210户、企业85家、重点项目22个,召开座谈会386次,发放“党群连心卡”3600余张。
对在活动中征集到的群众急需解决的478个难题隐患,修武县以人大代表议案、政协委员提案的承办模式予以办理,明确了能够解决、正在解决、一时难以解决、不符合政策需解释等四个承办格次,明确问题解决的目标任务、具体责任人、整改措施、时限要求等,确保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一项项工作扎实推进——
组织开展明察暗访36次,对16个单位、49名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对全县62家单位和97个重点科室、二级机构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规范执法、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议,对满意率低于90%的11名重点科室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依法取消行政审批类事项73项,合并减少9项。
加快实施今年年初确定的社会福利中心、第二中心敬老院改造、燃气管网敷设等10大类50项民生实事。
积极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持续开展“双联双帮”活动,先后对7个村级班子进行调整充实,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1685条,投入帮扶资金596.4万元,解决各类生产、生活问题225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