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丰舒潍
每次开车路过那些融入自己血汗的建筑,崔荣强总感觉很幸福。可他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悬在龙门架上随风摇摆的机修工,那个坐在马路边心力交瘁的项目经理,那个无法守在儿女身边备受煎熬的父亲。是的,那一个个角色正是成长路上追求梦想的自己。
1997年,崔荣强还是焦建集团(当时为焦作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的一名机修工。一次,工地上龙门架的钢丝绳断了,崔荣强中午接到命令,必须赶在下午上班前修好。面对比楼顶还高的龙门架,他用棕绳把钢丝绳的一头拴在腰上往上爬,可越爬,腰上连带的钢丝绳越长、分量越重。好不容易到了顶端,一阵阵风吹来,龙门架在半空中不停地摇摆,前所未有的恐惧感顿时袭来。崔荣强死死抓住龙门架,他哭了。那时,他梦想能当一名技术员,不用再干这么危险的活儿了。
1998年,他如愿当上了技术员后,又有一个梦想,希望当工长,那样就可以指挥工程了。当上工长后,崔荣强希望能当上项目经理。2003年,他又如愿成为风神轮胎4#原材料库工程的项目负责人。初出茅庐,他便与参建的十几支“国队”“省队”同台竞技,很多人都替他捏一把汗。但崔荣强硬是克服困难提前23天交工,打了一个漂亮仗。
2005年,崔荣强带着同事远赴新乡开拓外阜,因承建新乡国际饭店MOMA公寓楼项目,在当地一炮打响,后又承建河南星海假日王府工程等一系列地标性高层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总造价约2.5亿元。他不仅克服了异地施工的种种困难,还强化了标准化施工,严把质量关和安全关,所建工程获得了“中州杯”金奖、“中州平安杯”、建设科技示范工程等荣誉称号,新乡市住建部门还将其文明施工标准向全市推广。
在异地施工的艰难远远超出了崔荣强的预料。一次,工地的钢材供应出现500多万元的资金缺口,工程面临停工。崔荣强坐在路边道沿石上,急得眼泪都掉了下来。在他心里,焦作和集团的荣誉无比重要,决不能给家乡人丢脸。于是,他用袖子擦了一把眼泪,咬牙买了一辆小面包车,又四处求人说情,终于感动了供应商,在第三天运回了赊来的钢材。
2006年,爱人为崔荣强生下一对儿女,他还没来得及高兴,两个孩子就因早产住进了重症监护室。“那时候,新乡MOMA公寓楼主体正在抢工期,孩子在监护室待了一个多月,我都没能陪在他们身边……”回想起这些,崔荣强无比愧疚。
在建设风神轮胎项目时,塔吊发生故障,造成大臂不转,维修好至少需要三四天。崔荣强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后,安排了30个工人拉着棕绳带动大臂作业,最后工期提前了20多天,为项目早日投产创造了条件。在建设博爱金德利·帝壹城项目时,该县的用电线路维修,需停电三天,他跑遍大小租赁站,付高额租金借来了大功率发电机保障施工。在他从事建筑业的17年里,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实,正是这样的一次次努力与付出,才让合作方认可了他,才让优质工程成就了他。
如今,崔荣强又有了新的梦想。他要带着大家共同致富,带着团队向“鲁班奖”冲刺,实现基业长青的“焦建梦”。
记者手记
我采访过崔荣强多次,每次都会被他超越自我、勇敢追梦的精神打动,并从中感受到奋发向上的正能量。
每次接受采访时,崔荣强总会提起他多年前的经历和备受煎熬的成长历程。他想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梦想不会轻易实现,为梦想付出血汗的过程本身就很快乐。为了把项目建设好、赢得客户的肯定和信任,他想方设法,彻夜难眠,四处奔波,倾尽所能。
机遇和努力成就了这个曾经的机修工。他从一线员工成长起来,深知一个人拥有发挥才能的平台是多么重要。为此,崔荣强不仅自己奔跑在逐梦的路上,还不遗余力地为年轻人创造平台,帮助他们筑梦、圆梦。在他的带领下,现在的焦建集团已经成长起来了许多新的“崔荣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