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杜玲)记者近日随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调研城市水系建设时了解到,我市的城市水系建设整体进展顺利,引黄入焦干渠城区段绿化工程目前已基本完工,成效已初步显现,下一步将进入苗木养护阶段。
据了解,引黄入焦干渠城区段绿化项目是我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大沙河与晋新高速之间,南至晋新高速、北至大沙河堤岸,绿化带总长度2200米,单侧宽30至150米,总面积21.9万平方米。该工程总投资1530万元,于今年2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了土方回填、地形塑造、苗木种植和道路广场、亭廊以及文化景观墙等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共计栽植各种乔、花灌木19个品种2.75万棵;种植地被、草坪、水生植物11.67万平方米;完成道路广场、堤顶路、亭廊、花架、花坛、坐凳、景观湖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记者在现场看到,绿化美化效果已初步显现。在植物配置上,最外侧是成片种植的银杏林,银杏林内侧种植常绿树和花灌木,林下栽植宿根性花卉,野花野草与河道内侧栽植的垂柳、水生植物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自然生态、返璞归真的感觉。在植物种植上,按照苗木的高低和自然曲线成排成行种植,各个品种成片组团,形成了以高大乔木为大背景林带,常绿植物和花灌木球类植物相互过渡,地被、模纹、宿根性花卉、野花野草覆盖地面的自然景观,增加了植物种植的厚重和层次感。①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