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珂
11月10日,当清晨的阳光照进屋子的时候,对于广大市民、特别是年轻人来说,又开始了繁忙的一周。家住山阳路凤凰小区的李先生亦是如此。
“为了节约时间,我有时会在公交车上用手机看新闻、翻阅公司传送的文件。”李先生说,他每天都会乘坐28路公交车上下班,可是随之而来的就是手机流量使用过快。
可是有一天,他却发现了一个让人惊喜的情况——咱公交车上也装有WiFi,可以无线上网了。
这就是继10月22日,焦作市正式被河南省交通厅确定为省级“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城市之一后,给百姓带来的第一份惊喜。
在这次“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活动中,全省仅有4个省辖市和2个直管县市入围。
不过,在我们分享喜悦的同时,你可知在这创建背后,有多少人经历了辛苦付出与努力?近日,记者走进了市交通运输局,背后的故事随之展开……
多方支持,加快公交发展
众所周知,公共交通是城市经济和民众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础性设施之一,是群众最为主要的出行方式,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大力发展公交事业,对于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减轻城市拥堵、提升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焦作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并于2007年8月出台了《焦作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焦政2007)18号),为我市公交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也就是从这一年起,我市连续7年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把加快公交事业发展作为民生工程列入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承诺要办的10件实事之一来抓,并每年投资1000万元至2000万元,用于购买公交车辆。
一个个时间,记录着我市近几年公交的发展历程——
2010年10月,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职能划归市交通运输局,全市交通管理体制得到进一步理顺,实现了市交通运输局统一管理公交、出租车、客运的“一城一交”管理模式。
2011年,市财政补贴公交企业600万元。
2012年,总投资2亿美元(其中世行贷款1亿美元)的“世行贷款焦作市绿色交通及交通安全综合改善项目”正式启动。
2013年,市财政再次补贴公交企业600万元。
2014年,财政补贴增加到700万元,全市公交成本评价体系和财政补贴补偿机制、公交职工工资增长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而近两年,像《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交通运输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更是为我市公交发展指明了方向。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
在这一个个数字背后,我市公交基础设施条件也发生着明显变化:崭新的公交车更加舒适;新建站台成为市民挡风避雨的港湾;场站建设,让公交车回家,为道路拥堵减负,也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可是,即使这样,依旧不能满足我市公交建设的需求。
“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就是环保优先,就是节能优先。它是指在城市社会经济和交通发展中,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解决好城市交通、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城市拥堵、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整体运行效率。它是快速分流人群、方便市民出行、减轻道路压力、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最佳途径。”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如臣说。
尽管在政策层面上已经确立了以城市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发展战略,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我市公交车保有量、公交线网密度仍然相对偏低,与之配套的停车、保养、维修等场站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公交线路之间、公交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换乘的综合性枢纽,公交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虽已起步,但仍不完善,公交路权和信号优先尚未得到具体落实,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尚不能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对出行者吸引力不高,居民出行结构中公共交通比重仅为12.3%。
如何让公交优先进一步提升,真正做到“百姓优先”?
2014年2月,《河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建设方案的通知》让人眼前一亮。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提高我省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共交通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资源环境压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树立“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公共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的理念,通过政府主导、政策引导、试点先行,推动相关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更能促进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良性互动,为全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积累了经验。
因此,省交通运输厅决定从2014年至2016年组织开展为期3年的河南省“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创建成功的城市,每年将获得省交通运输厅给予的不超过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城市公交发展。
“如此丰厚的资金支持,必将推动我市公交建设的发展。为此,市委书记孙立坤,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副市长胡小平等领导就创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都提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谢如臣说。
找准优势,在竞争中胜出
可是,创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何在全省十几个地市中脱颖而出?需要我们从劣势中找准优势。
“此次创建,需要通过材料初审、实地考核和现场答辩3个环节的评审得分结果来确定入选名单。在创建之初,我们了解到许昌、安阳等地都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比如许昌市设立的公交专用车道、18个公交场站都是我市所不能比的。”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杨战国说。
但我们志在必得,因为我们有着自己的优势——
在资金筹措上,我市除了采取加大财政投入等措施外,还成功运作了“焦作市绿色交通及交通安全综合改善项目”,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资金达1亿美元,使我市成为中国首批19个示范城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入围的城市。
“该项目总投资达12.21亿元,未来3年内,将在我市主干道设置路中式公交专用道,建成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及多处公交停保场,加强公交车的购置,着力整合线网、枢纽、场站、智能公交设施、车辆等基本要素,努力推进我市公交的持续、绿色、安全、快速发展。”市公交总公司总经理杨耀辉说。
同时,加快智能公交发展,一直走在全省全列。
1995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开通了无人售票线路;
2002年,继郑州之后在全省第二家实现了公交IC卡电子结算;
2011年,推广应用GPS智能调度系统,提高公交运营效率;
2012年,在全省首家实现手机刷卡乘车,再次成为全省新的亮点;
2013年,继郑州、新乡、安阳之后,在全省第四家推广应用了手机公交查询系统,实现了公交线路全覆盖,方便了乘客候车查询;
2014年,启动公交车辆车载WIFI,建设23个IC卡代理充值点。
除了科技、智能我市公交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外,我市还先后投入500余万元,专门聘请上海复旦大学和上海理工大学的专家先后完成了《焦作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焦作市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编制,并在全省开展了具有示范意义的焦作市绿色城市综合交通战略规划研究,上述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为全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的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2013年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更新公交车辆523台。其中,空调车从无到有,已达到215台,占营运车辆的31%,一批新款节能的公交车辆相继加入营运序列,提高了焦作旅游城市品位和对外形象,较好地改善了广大市民的乘车条件;公交服务在不断提升,推出了“车厢微博”“找找吧”“爱心送考”等特色服务,21路、28路等公交线路先后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青年文明号和全国文明线路等多项荣誉,7条公交线路先后获得省、市级工人先锋号、青年文明号,涌现出以“全国五一巾帼标兵”郭爱萍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公交员工;市交通、财政、发改、住建、国土、规划、公安、城管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大力支持公交事业发展,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以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这一切,让我市在此次创建工作中稳稳站住脚跟,最终跻身前3名,成为“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城市。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未来3年,一张宏伟的公交蓝图将摆在大家的面前。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顶层设计、内部提升和外部协调三大建设,切实抓好一体化交通走廊建设、火车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公交停保场规划建设、公交智能系统扩建升级、车辆装备上档升级、城市绿道建设、公交运营、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公交服务管理、安全应急保障10项工作,积极落实组织、用地、资金、路权四大保障措施,全面加快我市公交事业发展。”谢如臣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