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高度重视 严格把关 加强督导 确保换届选举工作有序进行
职教航母扬帆起航
修武县申报“中国绞胎瓷之都” 专家考评会在我市召开
程有财:人生一世孝为先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逐梦怀川 十大建设亮点展示
职教航母扬帆起航

作者:本报记者 董柏生 刘 婧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11月15日是市职业技术学校舞蹈专业期中考试的日子,在该校艺术表演实训楼宽敞明亮的舞蹈训练厅里,学生们身着练功服,随着音乐教师舒缓的钢琴伴奏,整齐划一地进行芭蕾基本功把杆训练。

  “脚踩的是专业舞蹈地胶,上课全部是钢琴现场伴奏,像这样的训练厅共有20个,最大的训练厅有200平方米,能容纳40个人一起训练,这样的条件搁在以前我们根本不敢想。”市职业技术学校艺术部音乐教师熊建军说,“自打搬进新校区,学校环境、设备器材、训练场馆以及教师待遇都有了很大改善,教师们干劲更足了,学生的成绩和专业技能也有了很大提高。”

  熊建军说的新校区是市职教园区一期工程——市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

  漫步在教学楼与实训楼之间,看着新建的校区,回想学校这几年的布局调整、搬迁建设,市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李世安感慨万千:“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加快中心城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步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打造职业教育软实力的决策,焦作的职业教育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调整布局整合资源

  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既是城市功能定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

  2007年,我市城区共有15所职业学校,但在校生总数仅2.1万余人,这些学校分别隶属于10多个主管部门,管理分散,师资薄弱,生源不足,办学水平不高,其中有3所学校建于上世纪50年代,6所学校建于上世纪70年代,5所学校建于上世纪80年代,校舍陈旧,设施落后,改造任务艰巨。15所学校中有7所学校设立计算机应用专业,7所学校设立旅游管理专业,5所学校设立机电一体化专业,专业重复设立不仅造成了职教资源配置上的浪费,而且导致部分学校在招生时出现不正当竞争行为。

  为解决多头管理、办学规模小、专业重复设立的问题,搭建崭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职业教育发展平台,2009年7月,我市召开职业教育攻坚动员大会,下发《焦作市人民政府职业教育攻坚实施意见》,打响了职业教育攻坚战。《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全面推进市职教园区建设”“重点加快市中心城区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步伐”。

  经过多次调研、反复论证,我市最终形成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草案。2010年7月,市委常委会议通过城区职业教育布局调整方案,市政府印发了焦作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方案,按照“同类合并”原则,开始对市区职业教育资源进行全面整合。

  2010年暑期,我市顺利完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使全市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由原来的29所调整为22所,城区中职学校调整为10所。其中,将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市女子中专、市艺术学校、焦作建筑经济学校4所学校合并,组建焦作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后改名为市职业技术学校);将焦作卫生学校、中医药学校合并,组建焦作卫生医药学校;将市技师学院、市化工高级技工学校合并,组建新的焦作市技师学院。形成了3所规模在5000人以上的中职学校,当年8月整合工作到位。通过布局调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趋向合理,城区中等职业教育散、小、弱的局面得到改善。

  筹建园区注入活力

  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应用型人才在数量、梯次、规格和素质上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日益现代化的职业需求,提高职业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和职业学校的办学效益,创建品牌示范学校和特色学校,整体提升我市职业教育办学水平,2010年,我市加快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开始筹建职业教育园区。

  规划建设的职教园区位于市丰收路以南、高压走廊以北、瓮涧河以东、西径大道以西,规划占地面积2330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职教园区的规划内容包括职教园区一期工程(市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56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投资概算6.7亿元;职教园区二期工程(市技师学院新校区),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投资概算5亿元。

  2011年8月,职教园区一期工程开工建设。按照“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人文化、环保型、节能型、园林型”的规划设计指导思想,注重整体与环境的和谐,校园设计采用“一心一环两轴”的空间结构,分为教学实训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后勤服务区。

  这个项目是市政府重点建设项目,受到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市人民的关注。为了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市委、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成立职教园区项目建设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职教园区一期工程的建设管理。在职教园区一期工程建设中,全市相关职能部门通力配合,在审批、招投标、采购、评审、审计等环节,抽调专人现场办公、跟踪服务,以积极务实的工作态度助推项目建设。

  为加快工作进度,我市专门成立了项目建设(搬迁)指挥部,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和学校搬迁各项工作。建立项目建设督导制度,抽调30余人按施工工序分成9个督导服务组,到施工现场跟班作业、现场督导、贴心服务,坚持一天一碰头、三天一例会、七天一考核、每月一奖惩,及时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加快了工程进度。

  为确保工程质量,市有关单位强化质量监管。严把源头关,重点把好材料设备采购管理关,厂家选择、材料选购、进场报验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程序进行;严把施工关,严格执行安全施工责任制,认真落实项目经理现场指挥、监理旁站、“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三控”(事前、事中、事后质量控制)等制度,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严把验收关,定期对项目建设进行检查指导,监督工程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工程合格率达到100%,所建16栋楼都获得了河南省“中州杯”优质工程奖。

  为确保施工安全,市有关单位严格按照国家及市安全监督站下发的《施工安全管理条例》《现场文明施工办法》,实行安全责任分包制度,加强现场安全管控;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对全体参建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方面的培训教育,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了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加大安全督导检查力度,强调“安全第一”理念,及时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做到了项目工程安全零事故、零伤亡。

  2013年,历经两年建设,占地面积565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6.7亿元的市职教园区一期工程建成投用,市职业技术学校如期搬迁入驻。至此,市职业技术学校整合的原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市女子中专、市艺术学校、焦作建筑经济学校4所学校的学生搬入一个校园学习,完成了实质性的整合。乘此东风,在2014年的秋季招生中,市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人数近3300人,蝉联河南省同类学校招生人数第一,目前在校生总数已达9300人,规模化效益初步显现。

  精心培育打造品牌

  一流的硬件设施、优美的育人环境、先进的实训设备,成为市职业技术学校各项工作勇争一流的发动机和催化剂。该校搬迁至新校区后,充分利用新校区配套设备费,迅速组织设备采购,加快各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以强化实践教学效果。先后完成了建工部3个机房、计算机部3个机房的装机工作,完成了旅游部餐饮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的设备采购、安装工作,完成了艺术实训楼的改造使用工作,完成了学前教育部实训设备的采购安装工作。目前,正在开展计电部网络搭建实训设备、综合布线实训设备、影视后期制作实训设备、电子实训设备的采购工作,以保证学生技能实训设备到位。

  同时,市职业技术学校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根据分层教学需要和不同教学标准,加强对口升学教师的应试教学培训和就业方向教师的实训技能教学培训,作好分层管理。组织教师参加国家及省、市组织的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其中,1人次参加了出国培训,2人次参加了国家级教师培训,30名教师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40名教师参加了市级培训。

  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课堂,该校以新课堂实验为抓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2013年,该校被确定为旅游、学前教育、德育新课堂教育实验校,2014年在原来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2014年,该校高考取得历史性突破,在参加高考人数比去年减少的情况下,79人过本科线,比去年净增22人,实现了所有专业高考本科上线的目标。今年9月,该校勇夺我市职业教育类教育质量一等奖。11月份,该校被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品牌示范校建设单位。

  为给学生打造高质量的就业平台,2014年5月,该校举办了大规模的毕业生校园招聘会,省内外147家知名企业参加,90%以上的毕业生与用人企业当场签订实习就业意向。该校还与江苏昆山安博教育集团签订了深度联合办学协议,达成学生顶岗实习和高层次学历教育的工学结合以及校企深度合作发展意向,安博集团在该校挂牌成立人才培养基地,该校在安博昆山基地建立分校区,开创了“把学校办到企业中去”的新型合作方式,进一步拓宽了学生就业和发展渠道,第一批48名实习生目前已进入昆山基地。

  技能大赛硕果累累。有了良好的实训环境和先进的实训设备,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了很大程度提高,2014年,市职业技术学校在所参加的各级各类大赛中均取得良好成绩。在省级技能大赛中,该校共参加10个大类28个项目的比赛,取得了70人次获奖的优异成绩,获奖率95%,获奖总数居全市第一;今年6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职组比赛中,该校的两个项目钢琴、中国舞代表河南省参赛,其中钢琴获二等奖,中国舞获三等奖,成为河南省参赛的中职组艺术类仅有的两个奖项,填补了该校获得国赛二等奖的空白;在刚刚落幕的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能力大赛中,该校获得25个奖项,其中一等奖1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3个,居全省参赛学校首位。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校重视学生技能训练,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基础,学校服务经济建设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今年,该校共有毕业生1894人,推荐就业1856人,推荐就业率98%,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5%,特别是2014届建筑工程、商贸旅游专业学生就业率达到100%,为我市建设经济转型示范市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撑。

  综合施策提速发展

  市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是我市全面加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篇章。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服务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不断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二期工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统筹发展,推动改革创新,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职业教育示范校和特色校建设,今年孟州市职业中专完成项目投入1000余万元,通过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评估验收;温县职教中心、博爱县职业中专分别完成500万元和300万元项目投入,顺利通过省示范校和特色校中期评估验收;同时我市争取到2所省级示范校和5所省级特色校建设项目,共争取省财政资金2500万元。支持和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民办职业教育,引进广东博雅教育集团在沁阳市建成民办焦作工贸职业学院;引进民办郑州交通职业学院落户武陟县,今年该校以黄河交通学院顺利升为本科院校,填补我市民办本科、职教本科两项空白,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明显提升。

  市场需求是职业教育生命力所在,职业教育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市场需要什么专业人才,学校就办什么专业。围绕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我市调整职业教育专业方向、优化专业设置,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服务工业十大产业、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的导向。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进一步整合职教资源、调整专业结构,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的部分专业进行规划和调整,新增汽车维修、电子信息、食品、楼宇智能化等7个专业,停办和调整重复专业8个。目前,市职业技术学校正考察研究论证,拟新设置电子商务、现代物流、城市轨道交通、家政服务、空乘服务五个专业,我市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水平正在逐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进一步增强。

  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产前紧密结合机制。我市积极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加强在专业建设、师资与技术、实习实训等方面的合作,职业学校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毕业生,并为企业培训职工,企业为学校教学与实践教学提供服务。今年我市改革创新中职教育技能大赛模式,将计算机应用、现代制造、汽车维修、旅游、护理五个类别11个竞赛项目与我市部分企业联办,进一步增强了校企合作。同时,我市今年又引进3家企业进入职业学校开展车间化教学,选派30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选聘35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学校做兼职教师。截至目前,全市所有职业学校共与53家企业进行了合作办学,使我市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结合更加紧密,服务经济转型示范市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让每个孩子成为有用之才,既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焦作职业教育犹如一艘崭新的职教航母,已扬帆起航!

  标题书法:田立杰

  压题照片 市职业技术学校一瞥。

  本报记者 赵耀东 见习记者 李政阳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