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小豹
政风行风评议工作在我市开展得如火如荼,那么,用什么来检验这项工作的成效呢?市城管局给出的答案是“用务实重干的工作成绩来衡量和检验政风行风建设成效”。
“目前,在我市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建设严重欠账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绝大多数市民的公共利益不受侵犯,不仅是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更是我们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中心任务。”11月21日下午,市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廷中对记者说。
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就是要通过改善部门工作作风,营造便民、利民、亲民、为民的工作环境。一年来,市城管局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管为人民”的工作理念,深入开展政风行风建设,以打造“五个城管”为支撑,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能力突出、群众满意”的城管执法队伍,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政风行风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建设“法制城管、服务城管、百姓城管、科技城管、和谐城管”,就是着力把法制、服务、百姓理念逐步融化到每个城管执法者脑海中,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谋实事、解难事、办好事,让百姓满意,为城市添彩。自活动开展以来,该局干部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作风明显改善,政风行风持续向好。
“用务实重干的城市管理工作成绩来衡量和检验政风行风建设成效,使城市管理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杨廷中说。据介绍,今年年初以来,市城管局组织开展了市容秩序、市政设施、建筑垃圾、背街小巷四个城市管理专项整治行动,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各类顽疾;牵头清理了市图书馆东侧市民反映强烈、堆放长达7年的30余万吨的垃圾堆;与公安、交通部门开展针对道路抛撒和非法运输行为的联合执法,重点对太行东路林邓线、丰收路等路段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超载超限、不盖篷布、抛撒滴漏等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共查处违规建筑垃圾运输车辆1700余辆,初步遏制了建筑垃圾渣土乱拉乱倒势头;治理了市东方红广场东巷存在20多年的占道经营脏乱差现象及工业路早市、老山阳商城周边、果园路和烈士街口等路段的餐饮占道、秩序混乱等市容管理顽疾,共整治“三种经营”(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流动经营)6972余处,取缔各类经营性大棚及遮阳网80余个,城市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主要干道占道经营现象大为改观;在全省18个地市率先取缔了城区有烟烧烤,并基本巩固了治理成果;先后分两批对城区121条背街小巷进行综合治理,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路不平、地不净、灯不亮”问题,受到了市民的好评;加强市政道路施工管理,越来越多的黄色围挡为减少交通事故、防止尘土飞扬和方便市民出行提供了保障;关心关爱环卫职工,争取财政资金6000余万元,全省首家实现为城区3000多名非在编环卫工人办理“五险”,让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政风行风建设不能一阵风、走过场、搞形式。该局以建章立制、加强监督为手段,着力构建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进一步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的工作格局;加强内部监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实施明察暗访,坚决查处“吃拿卡要、以权谋私、不作为、乱作为”等不文明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效能,把7项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总时限从54天压减到33天,审批效率提升了39%;加强社会监督,组织开展了“走近城管体验执法管理”活动,邀请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商户代表以及媒体记者深入一线体验执法,为管好城市建言献策,拉近了城管与社会各界的距离,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政风行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只有全面提高城管队伍素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自觉接受市民监督才能赢得市民对城市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同为加快我市经济转型示范市和美丽焦作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杨廷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