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允安 通讯员裴纪民)8月4日,本报一版头条《“抠”出一腔精气神》报道了焦煤集团九里山矿供应科修旧利废班班长刘金玉的先进事迹,日前,记者再次来到该矿,感受到整个矿区处处洋溢着“老抠儿”精神,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入手,人人勤俭节约、增收节支,追求企业效益最大化,已成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为。
多管齐下,营造“抠”的氛围。为使刘金玉的节约精神深入人心,该矿先后下发了《关于向刘金玉学习的决定》《关于召开“学习刘金玉精神暨责任文化建设”座谈会的通知》,把“修旧利废、回收复用”作为每周矿长办公会议的固定内容,在全矿上下营造出“抠”的氛围。该矿工会持续开展了“学习金玉精神、我为企业献一计”和“节约十个一”活动,制作了刘金玉事迹宣传牌匾21块在工业广场和橱窗集中展出。在此基础上,该矿紧紧围绕“修旧利废、节支降耗”这一主题,在各区队、科室内部开展“节约明星”竞赛,并给予经济奖励,激发班组职工“能节约、会节约”的积极性。同时,组织各区队、科室广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对更换下来的小零件、小配件再修复再利用,把剩余的边角料有计划地加工成一些小型配件,以降低成本、节约开支,使废旧物资的复用率达到85%以上,翻新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管控到位,培育“抠”的土壤。为切实提高新旧材料利用率,该矿先后制定完善了《废旧物资回收复用及交旧领新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为激发职工的积极性,该矿开展了节约一个螺丝、一个道钉、一个把手等“十个一”竞赛活动,为职工制定了单月回收物资价格评估标准,月底对职工的废旧回收情况进行统计、通报,对回收力度最大的前5名职工分别给予一定经济奖励,真正为企业培育“抠”的土壤。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矿更换下来的小零件、小配件再修复率达90%。该矿还大力实施全员井下废旧物资回收复用,保证旧物资回收效果,提高材料的回收率。据介绍,仅回收废旧钻杆焊接搅拌器这一项,月节省费用15000元左右。
“刘金玉是我心中永远的榜样,我要以实际行动向他学习,努力工作,在材料费的节约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刘金玉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该矿运输区材料员郭兰成激动地说。如今,刘金玉精神在该矿已延伸至班组,每名员工都成为“老抠儿”,个个都是工作中的节约能手。“可别小看这些不起眼的材料,就拿旧铁丝来说,这是做锚网的必需品,我们掘三队把旧铁丝回收回来,经过细心挑选,在保证安全和承受范围内进行再次利用,仅这一项每月可节省200~300公斤铁丝,约1400元,积少成多必将是一笔不少的费用。”该矿掘三队工人陈志高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