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焦作新闻/ 区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推进会
马村区现代农业助力经济发展
马村区发改委真心服务促双赢
四措并举绷紧廉政弦
图片新闻
枯枝落叶满街飘 环卫工人忙清扫
马村区工信局企业有事积极帮
图片新闻
认认真真抓党建 扎扎实实转作风
搞好村级组织换届选举 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4年11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村区现代农业助力经济发展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河南手机报焦作版》,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版权声明: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91-8797395
分享到:
 
   

  本报讯 聩城寨苗木花卉基地、天河农乐庄园、小庄蔬菜基地……近年来,马村区现代农业规模由小变大、步伐由慢变快、品质愈来愈好,不断充盈着该区14万人口的“菜篮子”和农民的“钱袋子”。

  该区从解决土地瓶颈、技术薄弱、资金短缺问题入手,整合土地资源,突出园区发展和品牌提升,集中“打捆”项目资金,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新优势,鼓了农民的“钱袋子”。

  先要解决土地问题。该区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紧紧围绕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3个涉农街道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的作用,认真做好土地流转的指导管理工作,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今年,该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973亩。截至目前,该区共实现流转土地1.73万亩。

  如今,聩城寨村的500亩苗木花卉基地、小庄村的200亩蔬菜大棚基地等流转出的土地,正在发挥着大效能。

  发展现代农业,技术必不可少。在该区待王街道王母泉村,一座占地367.32平方米的2层小楼坐落于此。这是该区投入67万元建立的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站。该站主要用于服务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供农产品检测等工作。如今,已多次为农民解决农业技术难题,培训农民近1000人,推广新技术10余项。

  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该区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入手,引导农民成立农业合作社。该区农林水利局免费为农民提供优质苗木,组织市、区、街道三级技术专家为他们解决技术瓶颈问题,并远赴河北邀请专家对农户进行免费培训。同时,该区大力实施农业创名牌战略,帮助南岗村薄皮核桃、李庄村中华寿桃等多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安阳城街道东韩王村的张春生,笑称自己是个“轻松的种植大户”“喝着小酒聊着天就把核桃种好了”。张春生的核桃种植园流转土地410亩,该区为他提供统一供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测土配方施肥,预计今年产优质核桃1万余公斤。

  建设现代农业,资金保证至关重要。“好钢用在刀刃上,现在我区涉农项目资金集中‘打捆’,用于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节水灌溉、土地平整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了农业前进步伐。”该区农林水利局局长常占利说。

  除了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该区今年还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600余万元,着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项目、小型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目前,该区项目招投标工作已结束,部分工程基本完工。另外,该区还把解决种植大户融资难问题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登记、项目、用地、培训等方面,实行“保姆式”服务,全程跟进,解决贷款难问题,鼓励农民合作社做大做强。

  驰骋平原,登高望远,农民耕作的身影点缀其间,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山水画。如今,该区现代农业已让贫瘠土地换新颜,让发展活力迸发。

  (崔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人民路890号 报业·国贸大厦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8797395
豫ICP备14012713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焦作日报客户端
焦作日报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微信公众号
焦作网二维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