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市区领导带头到企业调研、帮助解难题,工作人员主动联系服务,为官不作为要受惩处……过去半年多,焦作多氟多化工董事长李世江的感受日深:“过去,我常听人抱怨,到政府办事章子太难盖、程序太复杂、领导太难找……现在抱怨的人少了,我问为啥?他们说,干部作风真的开始变了!”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焦作市干部作风明显转变。目前集中精力持续抓整改,同时着力把从严治党、依法行政落到实处,盯住作风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解决办法,推动为民务实发展。
持续抓整改邀请群众监督
中央和省委重拳整治“四风”积弊以后,党员干部中乱作为、胡作为的少了,不作为、不敢担当等现象开始出现。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焦作市委认真研究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结合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出台规定治理为官不为,倡导敢于担当、严格依法办事,严防新问题滋生蔓延,持续抓整改不松懈。
“对整改台账中需长期、持续整改的事项,坚持一年一考核、持续抓三年。”谈到持续抓整改,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说,“绝对不能说群众问题解决不到位我们没责任,绝对不能说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解决不了,绝对不能说群众问题解决差不多了,绝对不能说解决不好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干部是合格干部,绝对不能说群众问题解决不到位的地方教育实践活动搞好了。”
市委班子结合中央巡视组反馈问题,围绕“四风”突出问题、联系服务群众问题、自身查摆等问题,制订了市委领导班子整改方案,将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在媒体上公示。市委班子成员也列出了个人整改清单,细化了整改措施。
整改清单中,中央巡视组交办的信访案件办结率100%。市委班子征求到的456条意见和建议中,已整改落实185条,近中期整改107条,长期整改106条,政策解释58条。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焦作市引导群众广泛参与,请群众监督,把活动进展特别是整改情况交给群众评判,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唯一标准,着力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全市各部门将收集到的有关“四风”、民生、发展方面的28300多条问题意见,梳理汇总后归纳为6500多条,分类建立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时限、责任人,与整改进展情况、整改成效一起公开。市城管局、发改委等26家单位的整改情况已在《焦作日报》上公示。
针对干部作风不实问题,严格执行“五个一律”“六条红线”规定。通报违反“八项规定”和“四风”问题156起,免职处理17人,对市直单位重点科室民主评议中后5名的负责人给予免职处理。
为巩固整改成果,焦作市着眼于作风建设的制度化、常态化,已建立完善了常委调研、决策等一批制度规定。
抓整改承诺兑现取信于民
“兑现承诺”不放松。在持续抓整改中,焦作市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基层组织建设、教育、医疗、环境卫生等方面问题,继续狠抓48项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183个村和6个社区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了“治弱”“治乱”“治穷”整顿。同时,精心组织开展全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村级组织班子。
不少群众反映新城区医院少、学校少,焦作市迅速推进新城区的卫生教育项目建设,启动在建公办小学4个、幼儿园1个、医院2所。
马村区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排民困、促和谐,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信访量同比下降了51.2%。
持续整改促进工作惠及民生
在持续推动整改的同时,焦作市努力统筹抓好深化改革、经济运行、民生改善、信访稳定、廉政建设、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两手抓、两促进。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事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市委确定16个重点课题,由市委常委们集中3周时间深入调研,分别撰写调研报告。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分析调研报告,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中心城区工业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措施,明确落实责任和奖惩办法。
“持续推动整改,就是要努力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焦作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文深说。
推动城市转型的“十大建设”顺利推进:郑焦城际铁路年底前具备通车条件;焦作海关建成投运,国际太极拳文化交流中心暨全民健身中心作为省运会主场馆投入使用,城市水系已完成大沙河50年一遇防洪工程……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平稳较快势头。今年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97.54亿元,增长18.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78.0亿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0.9亿元,增长12.3%;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的资金93.05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1.5%,增长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