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焦作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丰泽园小学等4个建设工程类项目并联审批试点方案,审批时限拟定为33日。焦作市尝试从这些项目的审批运作中探索出并联审批的合理流程,最大限度地压缩建设工程类项目的审批周期。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焦作市今年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上半年,成立了焦作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经济体制改革等8个专项小组、44个专题小组,出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8个方面44个专题的重点改革事项。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破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的伟大革命,也是对各级领导干部能力素质、领导方式的新要求、新挑战。我们不仅要围绕改革出题目、定目标、指方向,更要为推进改革求答案、定措施、抓落实。”焦作市委书记孙立坤说。
焦作市抓住被确定为全省行政审批标准化试点市的有利时机,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全市改革的突破口,大力推动简政放权。
规范权力清单审批事项瘦身
4月开始,焦作对市本级51家部门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和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清理,将保留项目登记备案,形成部门职权清单,向社会公布。取消、下放、合并了982个事项,共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事项194项,保留382项,压缩32%;保留服务事项217项。焦作市压缩事项居全省各市前列。
同时,对各事项的设置依据、服务对象、办理流程、办理时限等实行标准化管理,全程透明化操作,杜绝自由裁量权的滥用。市本级保留事项每项平均承诺办理时限由19天压缩到12天,压缩36%;一般事项“一审一核”不超过5个工作日;新注册企业“四证一章”办理时间不超过2天;建设工程类项目审批由300个工作日压缩到40个工作日。对省、市重点项目,按照自愿原则,由综合审批服务窗口全程代理,使行政审批更加贴近群众、服务民生。
层级环节减少办事效率提高
7月1日,行政审批新机制正式运行。焦作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薛东来、王卫民作为审批授权首席代表,搬入市行政服务大厅办公,行使国土资源局办理各类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第一责任人职责。
“我们局行政审批事项原来涉及规划、开发、环境等7个科室,现在全部集中到行政事项服务科办理,审批环节是科员、科长和首席代表,有些项目科长就可审批,很多事项的行政审批效率提高50%。”王卫民介绍,“原来审批层级有6个,层级多环节杂效率自然就不会高。”
审批授权首席代表负责制,是焦作市推行“三集中、三直接”行政审批运行新机制的创举之一。政府各部门成立行政事项服务科,分散在各行政科室的审批服务职能向行政服务科集中;行政审批事项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设立行政服务中心和市医保、社保、车管、运管、房管、公积金6个分中心,各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行政审批权力向服务窗口集中,实现行政审批事项在中心窗口“一次性直接受理、一站式直接办结、一个口直接缴费”。窗口直接受理率、办结率和缴费率均要达到100%。
典洋食品有限公司开发了一种新产品,客户要求1个月内交货,否则要赔偿500万元违约金。如果按正常流程,典洋食品拿到生产许可证需要60个工作日。焦作市质监局特事特办,仅用14天就帮该公司办理了食品许可证。
增强透明监督审批改革不停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多年,不少地方行政服务大厅部门窗口慢慢变成“收发室”,行政审批权力仍在政府机关。为防止改革反复,焦作市要求首席代表坚持在窗口一线办公。
焦作市积极整合、规范审批资源,对市行政服务中心改建扩容,新建办事叫号系统,扩建群众等待休息区,极大地改善了服务设施和软环境。
建立统一的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设立政务公开、并联审批、网上办事、政民互动、效能监察五大模块42项功能。审批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办事群众网上点击即可完成审批;监察人员网上全程监督,建立红黄牌机制,超期亮红牌,并追究责任。焦作市行政审批日均办件较去年同期增长60.2%;新注册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6.9%,新登记资本总额同比增长153%。
为方便群众监督,网上服务大厅对市民开放,每个行政服务窗口也设置群众评价器,现场接受群众监督。8月份,市监察局就对两家市直部门出现超时审批作出通报批评,对有关人员进行了诫勉谈话。
“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打造焦作效率、创优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焦作市市长张文深说,“我们将进一步创新审批运行机制和审批服务模式,实行审批事项动态管理,严格行政审批责任追究,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既提高行政效率效能,又坚持依法行政,促进政府职能真正转变到位。”
在先期改革基础上,焦作市再次启动行政审批事项清查,近期目标是经过两轮清理规范后,市本级保留各类事项253项,压缩465项,压缩率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