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投资800万元建设冷藏库、培训设施、质检机构等,流转农民梨园,通过改良品种,提高质量,产品直接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型农贸市场对接,不仅销售不成问题,而且价格比本地提高40%以上,每亩梨园增收1万元。目前,该公司大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已建成占地3000亩的农业示范园区“丰润园”,主营优质韩国梨果品、苗木繁育、中药材种植、优良品种改良和推广,产品畅销国内外。
销售韭菜的人都知道,全国韭菜价格看孟州,孟州看全义农场的韭菜销售市场。由于作为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全义农场韭瑞牌韭菜知名度高,这里形成的韭菜交易市场闻名全国,产品销往全省各地及湖北、陕西、山西、河北等省份,年交易量达到3000万公斤,交易额6000多万元。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围绕该市城区分布的重要蔬菜生产基地有城伯镇天邦供港蔬菜生产基地、孟香果蔬专业合作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南街绿之源蔬菜生产基地、康之源蔬菜专业合作社蔬菜生产基地、全义农场万亩无公害韭菜生产基地、城伯镇吴寨天宝果菜专业合作社绿色蔬菜生产基地等28个。其中,有7个蔬菜生产基地的22个蔬菜品种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2个蔬菜生产基地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市级标准化蔬菜生产园区数量已达到5家。截至2014年底,已累计申报绿色、无公害基地面积16.4万亩,占孟州全市耕地面积的38.17%。
产品品牌化,产业的经营主体同样走向品牌化。农产品加工是该市又一个品牌化集群,企业217家,拥有焦作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7家,其中省级6家、市级21家。龙头企业共建立种植基地86个248.5万亩,其中,玉米种植基地59个221.1万亩,小麦种植基地8个23万亩,速生毛白杨基地2个3.2万亩,山药种植基地9000亩,果蔬基地2490亩。畜牧业龙头企业16个,奶牛存栏4040头,肉鸭保有量50万羽,鲜鱼捕捞量达到240万公斤。龙头企业以租赁形式全年流转土地36030亩,支出土地流转租金4722.4万元,净收益8414万元。目前,孟州全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46家,创建省级示范社6家、焦作市明星示范社7家、焦作市龙头合作社14家、焦作市级示范社34家。
产业化,做大规模提升高效开发
“政府用足政策,拿出财政资金搭台,让农业企业唱‘现代戏’,规模发展,集群发展,园区已成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试验田’和农民增收的‘加油站’。”孟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年说。
在孟州,在每一个园区的农业企业,产业规模化成为主流。
城伯镇天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无公害蔬菜生产,目前基地面积3000亩,年产量2800吨,产值2500万元以上。河南省淼雨饮品股份有限公司在孟州市西部岭区设立加工厂区,流转土地5000亩建立水果生产基地,年加工能力10万吨。作为粮食加工龙头企业的孟州市金玉米有限公司年加工玉米20万吨。其他粮食加工企业有60家,年总加工原料能力达到250万吨,年总销售收入达到60亿元。以孟州市平康农牧有限公司和鸿基农牧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畜牧业产业集群带动了周边县市几十个养殖小区养殖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近千个就业岗位。目前,鸿基农牧已完成种鸭5万羽、肉鸭150万羽。
据介绍,在园区建设中,该市积极扶持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探索“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模式,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让新型经营主体唱“主角”。
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方面,该市积极引进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外商资本等投资现代农业,培育一批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项目和龙头企业。今年年初以来,园区累计引进连片规模300亩以上的市场投资主体31家,吸引社会资本6.65亿元,已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其中国家级2家。
在培育农业专业合作社方面,该市围绕特色产业,以产品订单为纽带,积极鼓励兴办多元化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创新统一订单购销、统一品牌销售、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农机服务、统一对外融资、统一政策保险的“六统一”经营体系。目前,该园区拥有农业专业合作社25家,其中国家级示范性专业合作社2家。
在培育综合型家庭农场方面,该市引导种养大户扩大经营规模,发展多种经营,加快发展规模面积在100亩至300亩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作制度创新的综合型家庭农场。
通过发展,到2015年,该市将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示范园重点建设面积达到5.5万亩,示范园内农业产值年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同类地区10%以上,良种化程度在98%以上,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基本达到无公害标准,部分达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准,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到2020年,示范区带动周边10万亩耕地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生产,其中,园区生产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现有基础上增收9000元以上,园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7148元。